第六百零五章 代天(第2/2頁)
章節報錯
百姓不怕事情荒唐,他們有充足的想象力,在傳謠的過程中,還會給你誇大和完善,補足漏洞,想出各種合理的解釋。
這一點殷慕鴻作為幾次造勢的主持者,早就深有體會,他現在玩起這一套是越來越純熟了。
翌日清晨,高麗使者怒氣騰騰在街道上敲鑼打鼓,沿途高呼諸王深夜聯絡他們,想要推翻今上。
不管是早期當值的官員,還是沿途的百姓,都被挑起了熊熊的八卦之心。
無數人跟著吵吵嚷嚷的高麗人,來到皇城外,大宋的皇城並不隔絕百姓,皇帝站在城牆上,就能看到熱鬧的集市。
很多人就在門口,看著高麗人進去告御狀,此時都尉府的人,已經圍住了幾個王府。
很快,聖上降下旨意,幾個親王勾連番邦,念及乃是上皇血脈,恕其死罪,貶黜出京。
中書門下,六部尚書,滿朝文武,袞袞諸公,全都在殿內,聽取官家的宣判。
定王趙桓降為密州板橋鎮板橋公;鄆王趙楷降為鄆城縣鄆城公;肅王趙樞降為華亭縣寧海公;景王趙杞降為天津縣公;濟王趙栩降為幽燕易州府易縣公;康王趙構降為西域都護府撒馬爾罕公。
即日起出京,到各自封地,再不許回汴梁。
京營新軍派出各一千兵馬,護送他們到封地。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是貨真價實的王子王孫,卻沒有幾個人前來送行,只有官道上的荒草樹木,目送他們的離開。
楊霖幹了這件事之後,閉門不出,只是讓陸謙出去打探下風聲。自己則在家中,安心地收集整理各地的情報,於細微處操控這個王朝。
出乎他的預料,朝中和民間都是拍掌叫好,沒有什麼罵聲傳開。
楊霖悶了半晌,終於想明白了,趙佶作為一個皇帝,沒有任何仁政佈施。
君視民如草芥,民視君為仇寇。他自己就算是再風光,也對百姓沒有絲毫的利處,在位時或許人人追捧,一旦失勢沒有人肯為其出頭說話。
至此,汴梁城中的趙宋宗室,已經沒有什麼力量了。
大宋對宗室優待很低,和後世的大明不一樣,這大宋的宗室,很多都得自己考科舉。
只要不是皇帝一脈的,逐漸就沒有什麼特權,也就註定了沒有什麼像樣的宗室力量。
無形之間,楊霖的權勢更加大,已經站到了風口浪尖。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誰也不能制止這股浪潮,將大宋掀翻,最終捧出一個新的皇帝來了。
值此之際,少宰楊霖終於不再託病在家休養了,他自己主動上書,請求代天巡視,宣撫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