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各營長官推舉出在戰爭中功勳卓著的將士,經過審查之後,功勞都是真的,方能得授此章。
佩戴著它,入公堂不跪,家中賦稅減半。
在宋朝,只有文人的身份地位才能有此待遇。大宋為了避免五代武人作亂的遺害,死命地打壓武人,推崇文人治政,更是捨得在士大夫文人身上花費銀子。
有宋一代文官不僅官俸高,賞賜重,而且可以蔭及家人,差科全免,成為社會上享有特權的“官戶”階層。
於是,就出現了“榜下捉婿”的一幕。在科舉發榜之日,各地富紳們全家出動,爭相挑選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簡直就是搶,坊間便稱其“捉婿”。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文官的待遇太好了,不由得不讓人心動。
大宋文官的俸祿和福利都是很高的,他們的俸祿內容豐富充實,高舉高打,並非只是單純發錢。
實際上,文官福利令人歎為觀止,有正俸、祿粟、職錢、春冬服、從人衣糧、茶酒、廚料、薪炭以及牲畜飼料等,衣食住行,甚至家眷從人的開銷,全部國家買單。
要是當了宰相和樞密使一級的執政大臣的年俸是三千六百貫錢、1200石粟米、40匹綾、60匹絹、100兩冬綿、14400束薪、1600秤炭、7石鹽再加上70個僕人的衣糧。
按照當時的購買力來計算,宋朝宰相和樞密使的年薪是相當於後世的八百萬元到一千萬元人民幣之間,大家熟知的包青天包拯的年薪就是令人咋舌的一千多萬元,與當時一個整州的年稅收差不多。
楊霖的這次授勳,算是打破文官特權的第一步,將這個福利輕微地擴散到武人。
這已經是了不得的改動,軍中無不歡欣鼓舞,至少有了盼頭不是。
高臺上,殺敵十人以上的,就是一等功勳,由楊霖和宗澤親自頒發勳章,榮寵至極。
所有將士,都恨不得在上面授勳的是自己,而不是眼巴巴地看著。
站子臺上的宗澤,往下一掃,心中頓時升起一股難言的感覺。
那些將士的目光,匯聚在一塊,著實讓人心旌神搖。
傳聞商鞅以軍功鞭策老秦卒,秦人至今聞戰則喜,楊少宰一舉非但是提高了武人計程車氣,更是一舉收攏了軍心。
軍中武將,只怕都願意為他效命了,這個人就是大宋武人眼中的希望。
這授勳要是隨便換一個人來,或者說是前幾年有人這麼幹,只怕儀式還沒結束,就已經人頭落地了。
唯有楊霖這般權勢,才敢做這種事,想到這裡宗澤轉頭一看,楊霖的臉色並沒有什麼不同,依舊是雲淡風輕。
彷彿在他看來,這石破天驚的一天,尋尋常常,沒有什麼不同。
這個人...真的是狀元出身麼,他到底是什麼心思,為何敢打破文人的特權,還可以沒有絲毫的波動。
親手將最後一枚一等勳章,掛到一個獨臂老卒的胸前,楊霖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些人結隊而下。
楊霖轉過身來,就是山呼海嘯的歡呼聲,這一刻整個雲內,都在為楊少宰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