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弒父小兒(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時他的生母倚蘭元妃生性嫉妒,唆使他殺害上陽太后及侍女七十六人。越南後世史家所譴責:“何至殺嫡後,虐無辜,殘忍若是哉!”
在血腥的宮變登基的李乾德,最終在宮變中喪生,死在了他的兒子手中。
李陽煥拿開了枕頭,看著父皇已經死透,這才長舒一口氣。
“朕從此,再不是太子了...”兩行清淚,竟然從這個弒父囚母的惡人臉頰滑落。
寢宮內,一下子跪倒一大片,齊聲高呼:“參加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皇帝駕崩不到三天,太子早就辦完了登基大典。
舉國上下,沒有一絲悲痛,皇宮內甚至有些歡慶氣氛。
張燈結綵,每隔數步便懸掛一盞流蘇宮燈,宛如白晝,幾張翹頭烏案上擺放著各類珍饈,美酒瓜蔬,琳琅滿目。
李陽煥輕輕拍手,兩排樂工魚貫而入,分列兩側,一邊抱琴,一邊吹簫,另有八名鼓手圍在四個巨型鼙鼓旁。
李陽煥袍袖一揮,清脆鼓點響起,一排黑衣劍士湧入場中,皆是黑色緞帶束髮,黑紗蒙面的勁裝女子,鼙鼓聲起,劍光流動。
周圍的文官武將,如醉其中,忘情處鼓掌叫好。滿朝上下,哪有一點死了皇帝的悲痛,連個面子事都不做了。
顧北海混雜其中,眼睛裡藏著一抹鄙夷,果然是蠻夷匪類,縱使用命學習漢家禮儀,也只是得到些皮毛而已。
李陽煥有些顯擺,又拍了拍手,這些女劍士竟然在堂上寬衣解帶,不一會黑衣盡除,流出裡面的姿容來。
個個都是姿容俏麗,丰神綽約,身上裹著輕薄霓裳,風格大變。
鼓樂聲起,絲竹陣陣,雲鬢霓裳之間,脂粉飄香。原本冷峻驚豔的女劍士,瞬間成了窈窕身段的女樂。
看著眾人驚異的目光,李陽煥心中得意洋洋,他站起身來,環視一圈。
舞女們識趣地退下,李陽煥高聲道:“先皇駕崩,實乃蘭英皇后和宋人勾結,意圖將李朝出賣。如此大仇,豈能不報,我意已決,即日伐宋!”
透過伐宋,來快速地整合朝廷,剷除異己本來就是東定下的策略。下面都是李陽煥的親信,對此早就心中有數,杜英武出列抱拳,單膝跪地,道:“末將願為陛下先鋒,率領大軍,出其不意,踏平宋土,活捉宋帝!”
這些人,全都以為大宋毫無防備,自己率兵去劫掠幾個州縣,鞏固新皇聲望,就算是圓滿完成任務了。
誰也沒有拿著當回事,除了席間的顧北海。
“這些鳥蠻子,如此小覷大宋,豈不是要吃大虧。”
他自己人微言輕,不過是出了些錢,在這大殿上的座位極為靠後,皇帝根本看不到他。
升龍城,坐落在後世的河內,從這裡往西到大理,快馬用不了兩天的時間。
往北就是廣南東路,也就是後世的廣西,快馬一天就能到。
如今楊霖取了大理,實際上升龍城已經不適合作為李朝的國都了。
若是有聖明天子在位,這時候肯定會選擇遷都,但是李陽煥和李乾德,顯然都不具備這個眼光。
作為李朝腹心的升龍城,實際上已經在大宋的兩面包圍之下,往東還是無盡的大海。只有南邊有個退路,一旦被堵上,就可以隔絕開李朝其他的疆域和升龍城的聯絡。
南屏山馬關前,楊霖的大帳內,裹著厚厚的棉衣,楊霖哈著氣正在看地圖。
方七佛和陸謙派人繪測的兩張地圖,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楊霖這才點了點頭。
他的手凍得有些發白,白天不準生火,即使是他也只能挨凍,而沒有冒險點火取暖。
雖然這片山脈,足夠的隱秘,但是為了防止李朝有哨探,他還是謹慎為主。
“他孃的,賊廝鳥,李陽煥這隻斷脊猢猻,殺了他爹竟然這麼久還不出兵,簡直是頭蠢驢。連老子都知道他的豪言壯語,要伐宋為父報仇了,他的大軍磨磨蹭蹭,三天還沒有出升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