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再聞金人勢力增(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霖眉毛一動,拍了拍桌子,道:“通通閉嘴。”
四個人眼神一匯,老老實實坐到單獨的座位上。
楊霖繼續教訓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你們將來要做官,要造福一方百姓,卻什麼都不懂,滿嘴的仁義道德,未必能讓治內的盜賊收手;一手錦繡文章,也不足以讓百姓填飽肚子。眼要放低,手要抬高,才是本門學問的菁華所在。”
這些學生中,蔡絛雖然是蔡京的兒子,卻沒有什麼架子,和幾個師兄相處的頗為融洽。他放著自己老子不學,跑來做楊霖的學生,就是看到了一些楊少宰的與眾不同。
宇文虛中最崇尚楊霖,是真的以他為師,努力地去接受學習恩師的教誨。
至於馬擴,這小子鬼頭鬼腦的,很喜歡思考。楊霖的每一句話,他都會去想,去記錄,然後自習琢磨。
袁庭植和吳敏一樣,都是寒門出身,從家鄉書院就聽到處傳頌楊霖的文章和詩詞,他們十分崇拜恩師,卻還不能接受他的一些學說。
不過這個時代,你既然認了師傅,就要聽話好好學。
楊霖眯著眼環視一圈,心中暗暗點頭,這幾個人是自己的開山弟子,一定要好好教,將來是要出去給自己收徒子徒孫的。
他們也不是什麼蠢貨,自己抽出寶貴的時間來,真心實意教上一段時間,然後把他們放入官場。
給這個死氣沉沉,一潭死水的大宋官僚系統,丟進幾個異類來,攪動這汪死水。
突然,外面一陣敲門聲,陸謙在外直接開口喊道:“少宰,剛剛傳來訊息,黃龍府那邊契丹人出大事了!”
楊霖心中一緊,幾個徒弟也都豎著耳朵,初次聽聞這種軍機大事,讓他們有了一種參與社稷大事的激動。
陸謙推門進來,叉手道:“少宰,東北渤海人舉事反遼,兵馬不下四萬,已經投奔了女真,金國聲勢又大了幾分。”
楊霖一拍腦門,揉著眉毛,暗暗嘆氣。
這本是意料當中的事,但還是讓他有些氣餒,眼看著女真韃子一步步崛起,自己卻半點阻礙也造不成。
渤海人和女真人同屬古靺鞨人,他們投奔女真半點也不稀奇,當初渤海國十分強盛。
隋唐時侯起,渤海國存續二百二十九年,農業、畜牧、漁獵業繁榮。
甚至包括紡織、冶煉、金銀銅鐵加工、制瓷業、造船業在內的手工業也很發達。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航海技術精湛,漢字是渤海國的通行文字,渤海國學術氣氛濃厚,文學、藝術、繪畫、雕塑都有建樹,成為中原人眼中的海東盛國。
女真韃子的鐵器冶煉,其實半點也不比中原差,甚至有些方面猶有過之,就有渤海國的影子。
和很多強國一樣,繁榮一時的渤海國,亡於內亂。
耶律阿保機趁著渤海國內戰不斷的機會,起兵攻渤海,不幾天就把渤海國王大諲撰給抓了起來。
渤海國亡了,耶律阿保機就讓自己的兒子當了國王,改渤海為東丹,五十七年後,廢東丹國號,東丹疆域歸了遼朝,與龐大的契丹融為一體。
如今他們的小兄弟女真如此強悍,打的契丹丟盔棄甲,還建起了靺鞨民族的第二個王朝,金朝。
本就受夠了契丹的高壓政策的渤海人,興高采烈地就起兵反遼,讓金國氣勢為之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