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遍地胡草起漢風(第1/2頁)
章節報錯
好好的一場歡宴,硬是喝成了送別酒。
傍晚時分,三個人勾肩搭背出了摘星樓,騎馬來到楊霖的府上。
一腳踢開校場的府庫,給王稟湊齊了一身行頭,身上是雁翎甲,腰中別的是長倭刀,背上掛著鹿角弓,胯下一匹通體漆黑的大宛良駒。
自古將軍的行頭,以甲最貴,馬次之,這一身上下都是極品,憑王稟的家世,估計要傾家蕩產才能湊齊,把高衙內眼饞地恨不得自己也去西北重騎營裡當兵了。
王稟臉色漲紅,想要推辭吧實則是捨不得,無故生受又有些不好意思。
楊霖長嘆一聲,笑道:“走吧,回去跟爹孃兄弟多親近親近,本官能做的,也就這麼多了,接下來的事要靠你自己。”
王稟敏於行訥於言,想要說些感謝的話,也不知道怎麼說,乾脆雙手抱拳,深深鞠了一躬,轉身就走。
高柄在他身後,害怕楊霖怪罪,故意板著臉罵道:“真是個木頭疙瘩,少宰你別介意,這人就這樣,有什麼好處都記在心裡,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
楊霖拍著他的肩膀,咧嘴一笑,揹著手離開了冷冰冰的校場。
他只負責把這些人送到邊關,至於他們混成什麼樣,楊霖決心不再插手。
宗澤有統籌全域性,獨當一面的本事,就給他放到局勢最複雜的河間府,在那裡知府的權利無限大,因為河北諸路直面契丹,朝廷一般放任不管,全靠當地的地方官和士紳組織民兵、義兵來抵抗契丹。
當初契丹兇殘的時候,朝中士大夫們甚至想著把黃河引過去,淹出一片沼澤汪洋來,阻擋契丹鐵騎南下。
更匪夷所思的是,這事竟然真的著手了,把河北諸路百萬百姓的生命視若草芥,不是讀書人幹不出這種事來...
也難怪後來的北地漢兒,視大宋如仇寇,所謂的“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不過是詩人的美麗幻想而已...
宗澤在靖康之難之後,臨危受命,到前線的磁州任知府。受命當日就獨自騎馬上路,隨從的只有十幾名老弱士卒。
磁州經過金兵蹂躪之後,百姓逃亡,倉庫空虛。宗澤到達之後,修繕城牆,疏浚隍池,整治器械,招募義勇。
很短的時間就屯精兵二萬人,朝中諸公和宋欽宗這才知道他的本事,任命他為河北義兵都總管。
金兵分路南下,分遣數千騎兵進攻磁州。宗澤披甲、操戈登城指揮戰鬥,粉碎了金人的攻勢後,主動開城追擊,斬殺數百女真韃子,是開戰以來宋軍第一次戰勝金兵...
如今派他去河間府,是楊霖慎重考慮過的,他接觸過宗澤不止一次,確信其完全具有讓人信任的能力。
而王稟則不同,他是一個虎將,送去和吐蕃人廝殺一回,應該能真正的成長起來,將來就是大宋攻城略地的先鋒大將。
更別提西軍的老**韓世忠了,那廝看上去粗獷,實際上精的跟猴一樣,膽子又大,本事又強,只要生逢亂世,就是沒有自己扶持,他也能乘勢而起,就是多受些磨難罷了。
吐蕃,就是最後一塊磨刀石...
西北夏州城,寒風凜冽,城門口立著幾個昂揚大漢。
在人群中,還有一個小黑胖子,被人簇擁在中間,可謂是雞立鶴群一般。
韓世忠眼力最好,舉手遮陽,看向遠處道:“好像是來了。”
宋江趕緊上前一步,果然大地稍有震顫,不一會如風般迅捷的幾百騎士來到城前。
這些人都是蒙古克烈部的戰士,在他們後面,便是如今的克烈祿汗,受秦隴制置使宋江的邀請,前來夏州相會。
宋江給足了他們面子,親自出迎不說,還搞了一群花裡胡哨的表演隊伍。
烏央烏央一群的鼓樂手,吹拉彈唱,還有許多花錢招募的老百姓,亂扭亂跳,那場面直如地獄門大開,群魔來亂舞。
就連他的心腹花榮,都有些看不下去...拽著呼延通,嘀嘀咕咕道:“俺那哥哥,想學人家少宰的本事,沒想到弄出這麼一景來,這不是獻醜來了麼...真他孃的丟人。”
克烈祿汗下馬之後,大笑著上前,握住宋江的手,用簡單的漢語寒暄幾句,便跟著他進到夏州城。
城內的党項諸羌,被楊霖來了一個分化離間,現在已經失去了團結起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