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千難萬阻心志堅(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然的話,單憑吳敏等人,是做不出今日的局面的。殷慕鴻在造勢方面,有充分的經驗,是把好手。謀劃也是滴水不漏,可惜就是人品次了點。
“學生見過恩師。”吳敏遠遠地就跑了過來,帶著師弟還有徒弟們行禮。
楊霖一見自己的弟子,腰背不自覺挺得筆直,臉色也是和善起來。
師道尊嚴吶,下馬之後,楊霖和一群人一起步行,沿途多有新入門的學生,提問各種難解的疑惑,楊霖一一給他們作答。
自己這一門十分簡單,就是講究學以致用,不做假大空的學問,而是要有的放矢。
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天分,選擇一個方向,鑽研探查其中的規律。世事洞明皆學問,這一點對於這些年輕的學子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為楊霖的學說確實更有意思。
當然,在格物致知的過程中,傳統的經史子義也是要學一學的,畢竟在這個時代,拋開了這些,你就不是一個文人。
楊霖的腦子裡有千年以後世界上無數輩的先賢研究出的成果,這些東西在後世人眼中是常識,在這個時代都是了不起的認知。
徒子徒孫們的問題,楊霖幾乎都能說出個道道來,這更加抬高了他在楊門學子心中的地位。
在他們看來,楊霖早完能成為孔孟一樣的聖人。
一行人說著說著,走著走著,竟然就到了汴梁城郊。楊霖渾然沒有覺得累,十幾里路對他來說,是很輕鬆地事。
城郊早就有人高搭彩臺,等著迎接他入城,收回幽燕的人,怎麼樣隆重的迎接都不嫌過分。
楊霖現在只想低調一點,畢竟不久的將來,自己就要提運河取直的事。
屆時此地的官吏士紳,多半都會成為自己的阻力,他們是汴梁中心制的實際受益者,把持著整個大宋的經濟、文化和權力。
大宋搞強幹弱枝,把主幹供養的太粗壯,而四周的枝葉卻稀稀疏疏,長此以往,已經成了一種病態。
大宋頑疾甚多,這一條尤其需要解決,所以楊霖才會知難而上。
蔡京未必看不出這一點的危害,但是沒有辦法,他這個宰相也是這個汴梁階級的代言人,和最大獲利者。
人群中滿是熟悉的面孔,自己離京一年,天下形勢風雲突變,汴梁卻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還是那群熟悉的人,幹著熟悉的事,在官場沉冗腐朽的體系中,混著日子,汴梁的花街柳巷,狎1妓飲樂。
環視一眼,楊霖搖頭嘆息:這袞袞諸公,可都是未來一個階段自己的敵人吶,而且他們可比女真人可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