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整幽燕舊河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燕京城外的女真人,開始收攏兵馬,集結將士。
城中守軍們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將佐們卻都有些放鬆,大家已經知道了少宰要和女真議和。
燕京城朝向南邊的大門,甚至都已經偶爾開城,接納難民入城躲避戰禍。
這些人裡,難免有各個勢力的斥候暗探,門口的審查卻不甚嚴格,現在不怕你刺探,燕京城內沒什麼見不得人的。
燕地豪強們,凡事沒有倒向宋金的,全都倒了血黴。宋人清洗一遍,金人再來一次,僥倖躲過一次,還有接下來的女真大劫掠。
這些人就像是密州的徐家莊,都有自己的私兵,也有自己的土地和堡塢城寨,但是要想和宋金這個體量的軍隊為敵,還是弱小了些。
此事的氣氛微妙起來,燕京城中的耶律大石足不出軍營,只是在耐心等待。對他來說,真的回到雲州的話,各種結果都不能算是好結果,只能是差的輕一點而已。
依照耶律延禧那個昏君的性子,允許他重回契丹效力,並且放心用他的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耶律延禧要是有這個度量,何至於此。
真的歸順了耶律延禧的偏安朝廷,最好的結果無非是回去契丹的殘存江山,做一個閒散的宗室罷了。所以耶律大石的心裡,想的其實是帶著這群契丹兵,做一個手握軍權的大將。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只要有兵有馬,在契丹隨便找一個地方安身,何愁耶律延禧不來籠絡自己。這世道,也或許才有做一番事業的機會。
所以對於耶律大石來說,這段時間格外寶貴,他必須趁此機會,完全控制住麾下的燕王舊部。這其中有幾萬的契丹兵馬,還有兩萬人,乃是怨軍八營。
怨軍八營是漢兵,幽燕漢兒組成的軍隊,這些人未必會背井離鄉跟他前去不知名的地方安身立命。
燕王耶律淳招募遼東饑民,取報怨於女真之意,謂之“怨軍”,分為前宜營、後宜營、前錦營、後錦營、乾營、顯營、乾顯大營、巖州營共八營兩萬八千人。
去年十一月,怨軍因為沒有衣服御寒,凍死很多人。忍無可忍的怨軍發動兵變,被耶律淳和耶律大石鎮壓,處置了作亂的一批人,扶持郭藥師為怨軍渠帥。
這些將士自然是想打回遼東,但是那裡如今可是女真的腹心之地,肯定是回不去了。耶律大石一心害怕楊霖那個賊頭賊腦的貨,惦記上自己的這小三萬人馬,所以嚴令大家不要出兵營。
要是讓楊霖知道他的想法,肯定會嗤之以鼻,這怨軍八營實在是沒什麼好搶的,一群牆頭草野心家,原本的時空中就在宋、金、遼之間來回投降,毫無氣節,最後渠帥郭藥師被完顏宗望奪去了軍隊的指揮權,才算是結束了他們的投敵叛亂生涯。也就是你耶律大石拿著當寶了,給我的話我先殺了渠帥郭藥師,然後大家各自解散耕地為好。
燕京城內,楊霖正指揮著一群人,到處幫助百姓修葺房屋、救濟逃難的幽燕災民。
收攏幽燕民心才是最重要的,將來這裡會重新成為漢家屏藩,背靠著萬里長城,抵禦塞外胡馬。
楊霖親自指揮起來,幹這些政務他可比韓世忠等軍將熟稔地多了,安排排程是井井有條。
韓世忠跟在他的身後,有些無聊地打折哈欠,宋金議和之事拖到現在,竟然是因為完顏吳乞買還沒有完全恢復。這可真是讓人笑掉大牙,在這些蠻子那裡,還有這強烈的部落風範,首領就是他們的全部。
一個完顏吳乞買,就比在幽燕的所有女真人加起來都重要,其他的女真人對此也沒有什麼異議。什麼國家大事,都比不上他的身子要緊。若是吳乞買真的戰死了,毫無疑問,他手下的幾千個親兵都要自殺。
一群人漫步來到一處粥棚內,排著隊領粥的難民都怯生生地看著他們,負責施粥的軍漢也站直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