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城內,耶律大石的大帳,仍然設在原地。

燕王死了,在出徵前他就殺掉了自己全家,不想讓他們淪為女真人的奴隸,受盡凌1辱。

從那之後,耶律大石沒有踏進燕王府半步,大帳前帳後,頂盔貫甲的親兵捉刀侍立,將這裡圍得森嚴。

帳內燃著一堆篝火,耶律大石臉色沉鬱,身為文武雙科狀元,被遼人寄予厚望的他,現在卻是報國無門。

想要為契丹而戰,還得求到宋人的頭上,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名將的悲哀。

火光照耀在耶律大石的臉上,他伸手用鋒利的小刀削著羊肉,簾門掀開一股冷氣吹了進來,一個親兵抱拳道:“大石林牙,城外的鷹送來了書信。”

耶律大石接過來,展開讀完,隨機丟在了火上。一股火苗之後,信已經成了灰,耶律大石起身道:“走,去城上看看。”

幾十個親兵緊緊跟上,隨著他來到燕京城頭,女真人自從被燕王拼死偷襲之後,一直沒有組織大規模的攻城,反而報復性地在燕地屠殺村落小鎮。

耶律大石稍加思索,邊得出了結論,完顏吳乞買定時傷重南難愈,但是一定沒有死。不然的話,以完顏吳乞買在女真中的地位,韃子們肯定已經撤兵了。

可惜了燕王殿下臨死一擊,竟然也功敗垂成,耶律大石心中十分希望燕王耶律淳才是這大遼的帝主,帶著契丹人重振雄風。而不是那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耶律延禧,那個將祖宗基業敗了個乾乾淨淨的昏庸君主。

令人絕望的是,現在自己想要輔佐那個昏君,都成了一種奢侈了。一股無法言喻的悲憤,激盪在耶律大石的胸口,讓他幾乎要嘔出血來。

古往今來所謂的英雄氣短,也不過如此...

燕京城內,無數的百姓已經活不下去了,守城這麼久外來物資進不來,城內的漢人還好,平日裡懂得積蓄糧食,攢東西是他們骨子裡的天性,可是契丹族的人早就餓的眼冒綠光了。

城樓上一片狼藉,滿地的血汙浸淫在城牆上,讓整個城牆顯暗紅色。

將士們東倒西歪,疲憊不堪,看見他上來,強行支撐著身子站起來,兩眼無神地看著他。

這個城裡的人,已經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他們都是一群天之棄子,普天之下只有燕京城是他們暫時的安身之所,否則出了這座城,到哪都是敵軍。

遼人視他們為叛逆,恨不得除之而後快;宋人從盟約上佔了幽燕十州,自己這些人就是他們接管城池的障礙;女真恨不得屠儘自己這些殘兵,為他們的二大王完顏吳乞買報仇。

耶律大石慘笑一聲,道:“宋人已經答應從中斡旋,保我們重回雲州府,為陛下效力。大家再堅持幾天,等著宋人來接管城池,俺耶律大石帶你們去雲州。”

突然之間,城頭上的人恢復了一點活人應該有的精氣,全都緊張地看著耶律大石,生怕這是自己出現的短暫的幻覺。

不管雲州府有多難,至少還是有一點希望的,比在這裡等死要來的好得多。

看著眾人的反應,耶律大石是真的死心了,這裡的人已經沒有一絲一毫的戰鬥慾望。燕王帶著滿城精銳,做了一次玉石俱焚的偷襲,現在看來是傷敵一千,自損好幾萬。

幽燕之地最善戰的遼人子弟,已經全部歿於此役,在幽燕從此不會有遼人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