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1/2頁)
章節報錯
秋高氣爽,澄淨高遠。
大同府外的風帶著絲絲寒意,捲起無數的旌旗,城下就是契丹的皇帝御駕親至,而他迎接的則是鄰國大宋的少宰。
契丹皇帝親自出來了,楊霖卻一點都不想在這個時候端著架子裝,好顯示自己的厲害。若是現在大宋處於劣勢,被人打到了汴梁,自己來到敵人軍營,那真該不卑不亢,為國爭光。
如今這個時候裝來裝去毫無意義,還容易惡了契丹的君臣。
把姿態放低些,為大宋謀取最大的利益,才是真的。他比耶律延禧還要客氣,謙恭地好像面見的是大宋的皇帝。
宋遼之間常年通使,有一套完整的禮儀,楊霖來之前,特意補習了一番。此時正好派上用場,本來覺得十分羞辱的契丹文臣武將,一看宋朝的少宰這般姿態,臉色才稍微有些緩和。
楊霖上前一拜,行了外臣之禮,這才抬起頭打量了下耶律延禧。
契丹末代皇帝,頭戴契丹傳統的皮邊翎翅龍帽,鼻樑高挺,一道長直的鬍鬚,看上去有十分欣喜。
這廝長得還算有些威嚴,稜角分明,看來昏君的相貌,都不算太差。
“外臣大宋少宰楊霖,見過遼主陛下。”楊霖用剛學的一句契丹話,高聲喊道。事實上契丹的高層人士,全部都會漢語,楊霖只說了這一句模式為了向他們表達友好,以便談判的時候,撈更多的好處。
在契丹和大宋的盟約中,大宋和大遼的皇帝,按照年齡以兄弟論。所以即便不是出使,見了遼主也得行禮。
耶律延禧上前扶起他來,激動地說道:“朕沒有想到,到了這個時候,大宋還是這麼仗義。平日裡朕看著你們,總是不太順眼,現在才知道什麼叫朋友啊。”
他說這話的時候,感動的眼淚都出來了,楊霖卻一陣無語。
這哪是一個帝王該說的話...看來能把這麼大的家業敗光的人,也是有點東西的。
周圍的契丹大臣,低著頭看向自己的靴子,裝作什麼都沒有聽到。
楊霖可沒有這個條件,他豪氣干雲地說道:“陛下不用擔憂,區區女真,彈丸之地,蕞爾小邦,僥倖偷襲,霸佔上京。遼宋世代友好,此賊如此猖獗,我大宋豈能坐視。”
耶律延禧感動的一塌糊塗,當即拉著楊霖的手,就往雲州城內走去。
高柄在一旁,腰桿筆直,一臉嚴肅,只有一雙眼睛,時不時露出些熟悉的狡黠的神色。
楊霖瞪了他一眼,然後嘴角一勾,自己也差點笑了出來。
大同府城高池深,果然不愧是千古名城,楊霖的三千人緊隨著他們緩緩進入城內。
城中的西京王府,本是契丹當初的一個宗室的府邸,後來因為造反被殺了,就一直空著。
如今成了契丹的小皇宮,折浣香身穿著一身有些寬鬆的戰袍,亦步亦趨跟在他的身後,左右環視十分的得趣。
他們一行人,來到殿中落座之後,耶律延禧馬上迫不及待地問道:“大宋兵馬,幾時能到?”
楊霖嘆了口氣,道:“實不相瞞,我們官家和我,都一門心思要助遼戡亂。但是我們朝中有奸臣吶。
有一些不識大體、不守盟約的小人,對大遼的遭遇彈冠相慶,一門心思要出兵和女真人結盟,好取回幽雲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