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霖豎起手指,道:“那就別吵醒了她。”

嘴上這麼說,手卻不安分起來,把李凝兒臊的俏頰陣陣羞紅。

楊霖一下子來了興致,便讓她伏在方妙憐臥榻前,掀起裙子忍住不敢出聲,分外刺激。

上京城,一片愁雲慘淡。

天祚帝耶律延禧御駕親征,敗的比趙匡義當年還慘。

至少人家趙匡義,前期是按著契丹打的,而耶律延禧剛攻了幾天城,就被女真人衝出城池,殺了個丟盔棄甲,戰陣殺人比砍瓜剁菜還容易,七十萬大軍一敗塗地,簡直是丟人丟到了姥姥家。

更為可怕的是,剛剛立國的完顏阿骨打,在金國最缺少物資的時候,耶律延禧給他送來了幾十萬俘虜和七十萬大軍的物資。

屋漏偏逢連夜雨,耶律延禧親征剛剛失敗,他欽點的三軍都尉東征軍的副先鋒元帥耶律章奴率領兩千多騎兵北上擁護燕王耶律淳為帝。

東征軍渡過鴨子河後,幾個野心家就神差鬼使地碰在一起,耶律章奴、蕭敵裡、蕭延留竟然異想天開,趁天祚皇帝在前線,他們率領兩千多遼軍深夜逃往上京發動政變,企圖推翻天祚皇帝,擁戴耶律淳為帝。

燕王耶律淳也很懵逼,我沒說要做皇帝啊,但是畢竟是帝位的誘惑,他豈能不動心。

謀反這種大事被他們辦成這個模樣,若是擱在中原,簡直如同笑話一般,但是在契丹卻屢見不鮮。

耶律淳是天祚皇帝的堂叔,封燕王,一個之下,萬人之上。現在兩千多叛變趁天祚皇帝不在家,偷偷地擁戴他為帝,他的野心固然喜滋滋的,問題是如此叛變能成功嗎?能成功才行哦!

燕王的岳父、王妃的父親害怕惹上滅族之禍,馬上向天祚皇帝告密。

這時候天祚帝身邊的蕭奉先終於幹了一件正確的事,派使者及時趕到了耶律淳的府中。

燕王耶律淳嚇得臉如土色,這時候皇帝夢早就破碎了,趕緊磨亮了屠刀指向這三位背叛者,耶律章奴被逃跑,率軍而去,蕭敵裡、蕭延留成了刀下鬼。

蕭敵裡是耶律淳的妻舅,無緣無故地死於非命,說起來契丹的貴族們,立國幾百年都沒有成為真正的貴族,大部分人骨子裡還是當自己是當初的酋長、首領,視叛變、謀反如兒戲。

天祚皇帝從護步答岡敗回廣平甸,看到眼前這位親王老實巴交,覺得挺可憐的,就赦免他的罪,其實他本來就沒有罪,當親王好當,當亂世的親王就難當,人家總是拿叛變找他合作,往往會無緣無故沾上叛亂之名。而這是輕易掉頭腦的經營,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攸舉。耶律淳命大福大,天祚皇帝和趙佶一樣心胸寬闊,饒了他一死。

謀反的頭子耶律章奴逃走之後,和背叛完顏阿骨打的渤海人搞到了一起,在上京周圍燒殺劫掠。又攻打祖州、慶州,這些都是契丹興王之地,都建有宗廟,祖州是耶律阿保機興起之地,太祖廟就是這裡,耶律章奴在祖州、慶州祭祀諸廟,向祖先歷數天祚皇帝的罪惡,陳述自己舉兵叛變是大義所在。

耶律章奴的叛軍如無根的浮萍到處流蕩,淪成流寇。而遼國在天祚帝和蕭奉先的統治下黑暗和混亂,百姓流離失所,耶律章奴向各州縣頒發檄文,這些檄文猶如革命的號角,那些活不下去的契丹人紛紛投靠叛軍。叛軍日益增多,人數達數萬,聲勢浩大。

這次叛亂鬧劇,徹底拖垮了契丹的最後一口氣,這個時候上京城外,來了一群衣著華麗,車馬豪奢的客人。

天祚帝對於大宋這個時候,還這麼講義氣,派使者來的行為,大為感動,親自設宴款待他們。

宇文虛中、馬擴、白時中、秦檜、高柄....

沒有一個省油的燈,有能打的將軍,有能玩陰謀的超級間諜,有汴梁根正苗紅的紈絝子弟,吃喝玩樂,打獵狎1妓的領袖,有溜鬚拍馬,察言觀色的班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