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風西漸(第1/2頁)
章節報錯
河州還是第一次來這麼大的官,這裡剛剛平定了四年,衙署還沒有完全建好。
四年前,童貫率兵出征,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最終趙佶顯示了他作為皇帝的絕對權威,無視文官士大夫的諫言,力主自己的家奴童貫掛帥。
這也是北宋皇權在百年之後,又一次回到了巔峰的表現,當然此事的結果也是一波三折。
皇宮著火,文官們趁機進諫,說這事讓宦官掛帥,引起了上天的警示。
趙佶猶豫之下,下令撤兵,童貫當中將手詔內容篡改,出兵一舉平定了河湟蕃人的叛亂。
楊霖走進河州,心思難免又想起那一年,在揚州和蔡京童貫三人,把酒言歡,相約共進退。
如今各自為戰,不勝唏噓,雖然三個人都不是什麼謙謙君子,更不會有鍾子期伯牙的友情,但是要說一點舊情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
河州的官員,都有些興奮的神色掛在臉上,若是少宰真的說動官家,對西北用兵。
對他們這些邊關的官員來說,是一個天降的機會,因為戰時難免就給了他們刷政績的機會。
就算是組織民夫運糧,也是一個功勞不是,更何況西北的軍州廂兵都不弱。
楊霖便在河州城中住下,當天召見了河西回鶻在軍中的幾個將官,一說對回鶻賊擁兵,他們比漢人還開心。
有時候,同族之間的仇恨,才是最深的。
河西回鶻普遍信奉的是摩尼教,也就是方臘那個教派,便是從回鶻人這裡傳入中原的。
當年大唐王朝內亂爆發,借兵回鶻平亂,開除的條件就有允許他們進中原傳教。
江南所有的摩尼教,也就是明教,都是那時候傳入的。
但是禍害河湟的回鶻賊,卻和喀喇汗王朝一樣,信的是伊si蘭教。
唐末喀喇汗王朝的第三任大汗薩圖克在河中地區伊si蘭教聖戰者的支援下,打敗並殺死其叔父奧古爾恰克,奪取了政權,稱博格拉汗。不久,他在穆si林信徒的支援下,從薩曼王朝手中奪回恆邏斯,隨後攻佔巴拉沙袞,基本確立了對塔里木盆地西部、費爾干納地區和七河流域的統治。
正因為如此,喀喇汗王朝,實際上和西亞的阿拉伯人關係很鐵,動不動就要打進吐蕃和回鶻,斬殺異端,燒燬寺院,欺男**,無惡不作,實乃西域一霸。
河西回鶻人,因為西夏的打壓,早就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但是對宗教問題還是耿耿於懷,因為他們的喀喇汗鄰居,把他們視為異端,動不動就要東進消滅他們,彼此間仇恨很深。
回鶻賊,也時常在河湟一帶屠殺河西回鶻人,很多村鎮都被他們人為的抹去。
七個河西回鶻的將領,笑容滿面的來到衙署大堂,排成兩列抱拳道:“見過少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