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奪妻大計(第1/2頁)
章節報錯
袖樓的背後,是汴梁商會,汴梁商會的背後,是萬歲營的龐大商業戰車。
鄭紳上車之後,才知道這裡面的利潤,往日裡耳聽著楊少宰人物風流,堪稱一時俊彥,手筆驚人,營造的大場面常常是汴梁城中人的談資。
若論人品,不說也罷。
現在看來,有這些錢財支撐,才是他的立身之道。
當今官家的脾氣秉性,熟悉的都知道,喜歡鋪張炫耀,前段時間蔡太師提出豐、亨、豫、大之說。
豐亨豫大,典出《周易註疏》:“豐亨。王假之。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
這下為趙佶奢侈揮霍提供了理論依據,鋪張奢靡成了合理合法的事了。
而楊少宰有袖樓這等財團為後盾,何愁不能聖眷永固,至少官家改掉性子之前是離不開他的。
官家能改性?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吶。
想到這裡,鄭紳點了點頭,對身邊的丫鬟道:“去把鄭旺找來。”
到了客堂內,鄭雲瑤早就跑開了,老都管鄭旺的媳婦是皇后的奶孃,憑著這層關係,他一直是鄭府的總都管。
進到堂內,鄭旺垂手道:“老爺,您找我。”
鄭紳點了點頭,道:“你去準備一些禮物,打點金銀寶玩,送去楊少宰府上,今後兩家要多多走動。”
自從大小姐當了皇后,這還是老爺第一次給別人送禮,以前都是收禮了。
鄭旺不敢怠慢,趕緊問道:“老爺,送多少?”
“禮多人不怪,你看著來,要拿得出手,不要小家子氣。”
“小人知道了。”鄭旺躬身一拜,趕緊去準備。
昭德坊,書房內。
楊霖安坐品茗,看著對面唉聲嘆氣的張商英,笑道:“天覺公,何必愁眉苦臉。”
張商英劍眉略微抖動了下,也看得出他心中的急躁,凝聲道:“文淵,你不是不知道,如今蔡京那廝有了梁師成襄助,簡直是不拿我們這些尚書當人看。
老賊假託“紹述”的名義,掌握大權,鉗制天子,用條例司故事,在尚書省設講議司,自任提舉,用他的黨羽吳居厚、王漢之等十餘人為僚屬。
重要的國事,如宗室、冗官、國用、商旅、鹽澤、賦調、尹牧,每事由三人負責。所有決策,都出自講議司。
有這個所謂的講義司,我們這些尚書全成了泥塑的菩薩,紙做的擺設,不如在家養花弄鳥,頤養天年算了。”
楊霖端起茶壺,站起身給他倒了一杯,笑道:“天覺公海內人望所歸,若是在家養鳥,實在是屈才了。如今曾布離朝,右相的位置一直空著,官家擬從王黼、蔡攸與本官中選一人,卻不知該如何選擇。
我若是自薦,肯定是貽笑大方,若是舉薦外人,相信官家應該會樂見其成。這大宋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的官位,不比養鳥養花來的重要。”
張商英神色一動,道:“文淵,此事...”
楊霖呵呵一笑,推開一張畫卷,是一副開封城郊向晚圖。
“好畫!”張商英拍手讚道。
楊霖道:“此乃陛下新作,被我討來觀摩幾天,你可在此題詩,到時候還畫,我趁機舉薦你上位。”
在皇帝的畫上題詩,還沒有經過他的允許,張商英有些猶豫。
楊霖卻知道,趙佶那廝最吃這一套,張商英不缺才華,只要撓到了皇帝的癢處,憑他張商英的人望和出身,當個右相不難。
楊霖拿起筆來,在畫上點了個墨點,道:“現在還也沒法還了,天覺公,開始吧。”
張商英苦笑著指著他道:“你啊,文淵,也就是你敢如此對陛下。”
楊霖站在一旁好整以暇地看著張商英,只見他沉思了片刻,便揮筆開寫。
張商英擅長的事草書,如今的筆法顯然是不如趙佶和蔡京,卻也有自己的風骨:
向晚出京關。細雨微風拂面寒。楊柳堤邊青草岸,堪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