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1/2頁)
章節報錯
汴梁城郊,燈火通明,一個個小帳篷在林中發著燭光。
楊霖抱著種歸夷,看了一會璀璨星空,給她講了幾個後世的小故事,周圍聚攏起一群鶯鶯燕燕,都十分感興趣。
一夜無話,第二天眾人收拾好了,浩浩蕩蕩回昭德坊。
楊霖留下來,準備拍賣田產,早早的便有士紳官民聚集一堆。
田產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就是最寶貴的財富,是傳家的東西。
變賣田產,被視作極大的不孝,也就是所謂的崽賣爺田。
現在又大片的良田,要正規拍賣,來的人豈能不多。
很多也有興趣,但是沒有實力的老百姓,只能眼巴巴地在外圍看著。
楊霖早就讓人做賬,在其中以芸孃的名義,買下了一大片,這些便劃出去不再參與拍賣。
萬歲營高搭彩臺,在現場維持著秩序,這其中有很多汴梁勳貴,紅著眼帶著錢前來購買本屬於自己的田產。
留下的秦情情一身男裝,伺候完楊霖洗漱,陸謙呂望才簇擁著他來到臺上。
壓了壓手,示意在場的眾人噤聲,楊霖輕咳一聲道:“諸位,汴梁城百萬人口,每日耗費糧食驚人。每逢天災,便有斷糧之危,我大宋歷朝深受其害。
可笑的是,在汴梁的周圍,卻有大片良田荒蕪,簡直是荒唐透頂。
此事本官便不多贅言,他們也都收到了懲罰,今日專職拍賣田產。”
眾人摩拳擦掌,都準備多多購進,畢竟所有的拍賣都是價高者得。
楊霖輕笑一聲,道:“今日拍賣,不同以往,在場眾人皆可上前參與我們的抓鬮。抓著的,即有機會購買田產,若是不能支付便當做棄權,這個名額卻不允許轉讓。而且,每畝地,只賣三百文,概不漲價!”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驚呼,這就是赤1裸裸的讓利於民,在場的百姓無不歡呼雀躍,權貴們卻有些冷臉。
如此一來,他們失去了優勢,所有的百姓都可以參與夠賣了。
大宋開國時候,開封府的旱地價格,每畝平均三百文,但是那已經是老黃曆了。
嘉祐八年,京西轉運使吳充下令濟源修復了唐代溫造所建的渠堰,使當地大量土地由旱地變成了水田,重新種植水稻,土地價格隨即上漲:“向時畝為錢百餘者,今幾貳千錢,則厚薄可見。”
原來每畝旱地只值一百餘文,此後升到了將近兩貫,增值約二十倍!
楊霖為了讓耕地回到農夫手裡,也是操碎了心,只有他們才會真心實意種田,為汴梁提供就近所產的糧食。
真落到那些權貴手裡,他們有的是手段跟朝廷打馬虎眼,大不了建起宅子來。
拍賣持續半個月,反正現在不是春耕時節,有的是時間讓百姓們前來抓鬮。
楊霖做成的汴梁商會,大力支援此次拍賣,提供了抓鬮的用料和人手。
汴梁城郊的這場前所未有的大拍賣,和蔡京的新政比較起來,實在算不上什麼。
不過這已經是楊霖可以做成的最大政事了,是他獨立完成,而且制定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