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主,這是?”

高泰明嘆了口氣,道:“如今形勢比人強,明眼人都看得出,大宋吞併大理已經不可違逆。既然如此,我們何必在這裡螳臂當車,不如早早投降。大宋君臣如果不傻,就知道靠我們高家,肯定比段氏更好控制大理。”

魏華廷臉上的喜色轉瞬即逝,被他巧妙地隱藏了起來,如果高明泰決議投降,他們這些人的性命就可能保住了。

山下的宋江收到這封投降密信之後,就停止了對蒼山的進攻,轉而任由段正淳屠戮周遭的土司。

另外快馬加鞭,將此密卷送到汴梁,這種大事他還拿不了主意。

段正淳和高泰明,誰將作為大宋收復大理的代言人,是需要君臣商議的。

艮嶽內,趙佶興致頗高,拉著梁師成不知道在聊什麼。

不一會,楊霖奉詔而來,對著皇帝拜了一拜,然後看向梁師成,也笑著行了一禮。

“楊愛卿,你來的正好,大理傳來訊息,高明泰想要投降。這下西南的戰事,也可以很快平息了。”

楊霖已經收到了訊息,實際上可能比趙佶還要早一些,他心裡早有決斷。

朝著皇帝抱了抱拳,楊霖笑道:“高泰明想要投降,萬萬不能答應,否則將來西南必將動亂不斷。”

趙佶和梁師成一起朝他看來問道:“何以見得?”

“誠然,高氏對大理的掌控比起段氏更勝一籌,然則如此一來,他們可以很快招降大理各個土司,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在西南清剿這些地頭蛇。

陛下,西南各族,聚落而居,侍奉土司,在這土民的眼裡,但知有土司、領主、頭人,不知有朝廷、大宋和陛下。

試問,這樣的疆域,打下來有什麼用處?西南地勢崎嶇,山脈眾多,不趁著這次機會把問題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將來還不知道要費多大的勁。”

趙佶聽得有些心動,但是按照楊霖的話來,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趙佶的心裡又有些不忍。

一個宮女端著茶盤進來,楊霖截住從她手裡拿過茶盤,走到御案前親自給趙佶倒滿,然後說道:

“陛下,試想一下,如果西南戰事不斷,常有反叛,每次至少要動用十萬兵馬,二十萬民夫,耗費錢糧無數,關鍵是死傷的百姓將士也不再少數。

若是能一勞永逸,把大理建成川蜀、江南一般的州郡,廢除當地土官,雖然當下會多死幾個,但是長遠看來,乃是真正的仁政!”

梁師成笑一聲:“天下還有殺傷幾十萬性命的仁政?”

“沒錯,若非如此,將來這些地方的土民,世世代代為那幾個家族之奴。西南土地約有大宋全部疆域的兩成,這些地方的子民,生下來就是土官的奴隸,任由他們驅使奴役,毫無為人的尊嚴可言,陛下殺盡土官,就是對大理的仁政。”

趙佶沉思片刻,點了點,道:“西南之事,朕已經全盤交給楊愛卿處置,愛卿酌情而定吧。”

趙佶一推四五六,在楊霖的意料之中,梁師成對於西南毫無興趣,打贏了沒啥好處,打輸了必受牽連,他的目光現在緊緊盯著幽燕之地。

燕雲十六州,才是大宋心頭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