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掃淨天下舊名士(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慶殿,早朝。
馬上就到了七月十五中元節,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
如今趙佶和權臣楊霖篤通道教,這個節日也便重要起來。
楊霖邁步出來,道:“陛下,中元節不日即到“七”是復生之數。易經有云: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執行之道,陰陽消長迴圈之理。
故臣以為,陛下七月當革舊迎新,秉父兄兩代先皇之志,有所變數於朝堂。”
趙佶興致高昂,問道:“楊卿繼續說。”
“在熙寧初,有詔改公主、郡主、縣主名稱,當時群臣不克奉承。近微臣稽考前世,周稱王姬,見於《詩·雅》。姬雖周姓,考古立制,宜莫如周。可改公主為帝姬、郡主為宗姬、縣主為族姬。其稱大長者,為大長帝姬,仍以美名二字易其國號,內兩國者以四字。”
趙佶一聽,這也太雅了,頻頻點頭道:“此言大善!禮部在中元節之前,要拿出個章程來呈給朕。”
藍從熙出列領旨,看了楊霖一眼,默默退回自己位置。
底下的百官先是聽他要革舊迎新,都嚇得不輕,不知道又要搞出什麼么蛾子來,一聽只是改公主稱呼這種膚淺小事,懸著的心才放下。
楊霖嘴角一勾,心中暗想老子先來個不疼不癢的麻痺你們,不等大家出列附議,楊霖繼續說道:“此乃其一,其二元祐舊黨,阻礙心法,結黨謀私,不識變通,以致國家窮困,社稷凋敝。臣伏願陛下黜元佑害政之臣,靡有佚罰。夷考罪狀,書而刊之石,置於文德殿門之東壁,永為萬世臣子之戒。”
哄的一聲,群臣譁然,梁師成氣的手腳發抖,曾布直接面無血色,嘴唇蒼白。
蔡京面沉似水,突然邁出一步,道:“臣附議。”
所有人的眼光全部盯了過來,注視著這一大一小兩個權臣,全然沒有人注意到趙佶眼中的滿意地神色。
打擊舊黨,就是維護自己的正統地位,肅清已故太后的勢力。
這一點,看清了的不過是楊霖和蔡京還有寥寥幾個臣子。
趙佶端坐其上,只說了短短一個字:“準。”
蔡京和楊霖沒有看向彼此,但是默契還在,此番聯手先做死曾布,至於後續的權力分割,那就各憑本事唄。
朝廷一次地震一般的早朝散後,蔡京來到明堂不久,一份新鮮的奸黨名單就此出爐。
臣竊惟陛下仁聖英武,遵制揚功,彰善癉惡,以昭先烈。臣敢不對揚休命,仰承陛下孝悌繼述之志。司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蔡京謹書。
元祐奸黨,第一行便是曾經做過宰輔高官的,司馬光當然是第一個,沒有絲毫懸念。其他幾人都是已故宰相,活著的上了奸黨碑的,有曾布、韓忠彥、蘇轍等人。
其他的沒有做過宰輔的,更是涵蓋了北宋神宗、哲宗兩朝,大部分的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