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泰明陰森森道:“宋人對我大理山川險要,瞭若指掌,會和你們父女沒有關係?”

誰都知道,當初立國的豪傑段思平,曾經派人在國土內丈量土地,繪製地圖。

如今宋人如有神助,熟悉那段歷史的,不難猜到是皇室把地圖獻了出去。

得了大理的山川地理藏兵圖,真不知道怎麼打能輸,畢竟國力差距在那擺著。

段正淳心急如焚,急切之間想不出其他主意,唯諾不言更是惹得高泰明心中兇性大起,跳到床邊揪住段正淳的衣領,將他狠狠摔在地上。

皇宮內的宮女太監,都是高泰明的人,這時候躲得遠遠的。

一國之君,權柄淪喪,竟至可憐如斯。

段正淳面色死灰,本來就是驚悸過度出的毛病,這下口吐鮮血,面如蠟紙,眼看是要死了。

高泰明恨恨地朝他胯下踢了三腳,踩著皇帝的腦袋,道:“別以為那個小賤人搬來宋兵就能救你,若是宋人打了過來,我先把你活剮了。”

等到高泰明退了出去,這才有一個年邁的老宦官,上前扶起皇帝,捏住他的人中往嘴裡灌藥。

不一會,段正淳悠悠醒來,眼前昏暗頭暈腦脹。

一陣狂風從殿外吹進來,偌大的殿內只剩下他和一個老太監,淒涼無限...

老太監伺候了他一輩子,上因為老實,所以沒有被高家清洗。

他上前給段正淳緊了緊衣服,然後起身關上殿門,道:“陛下,快休息吧。”

與此同時,宋江的大軍還在繼續推進,在他軍中關押的,都是各族的領主。

其他諸族,襲取了教訓,率領精壯戰士,凝結在蒼山一帶。

宋江分兵而行,朝廷又發燮州路官兵,沿川西平原南下,進入大理國建昌、會川二府轄地。

宋江率兵渡過金沙江之後,由永寧南行,從寧蒗縣直驅麗江,到達大匱。沿途招降納叛,把大渡河以南直到雲南西北部的大理國轄地,都收歸到大宋的帳下。

金沙江北側,納西族首領和字出降,為宋軍引路。

大理國西北的軍事防禦體系,大渡河、金沙江兩道天險,以及無數的“蠻夷”部族所形成的緩衝區域,至此全部被“天兵”所破。

王朝立率領的西路軍,從廣南西路出發,也抵達龍首關外,兩路大軍合兵一處,乘勢攻破龍首關,大理國“首邑之地”的北大門洞開。

發兵至今,不足兩個月,已經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戰績。

要知道,就算是盛唐時候,天下無敵的唐兵也在此折戟沉沙。

宋江、王朝立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殿前都虞候,在大宋萬眾矚目中,成為了一顆隱隱升起的將星。

只有寥寥幾個人知道,他們手裡握著大理的藏兵圖,可謂是知己知彼。

高泰明並不服輸,他深知對方如此厲害的原因,決意和宋人決一死戰。

大宋開國的戰績並不足以讓這個烏蠻領袖心服口服,他在蒼山集結了大理國十萬能征慣戰的戰士,倉促和吐蕃和解,割讓了許多土地,換來和吐蕃的休兵。

蒼山上旌旗蔽日,刀劍如林,大理最強的戰力集結在此,準備和來犯的宋人廝殺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