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財有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終於,有一個年長的商人,覺得這種集會沒有商議不行,起身抱拳道:“少宰,不管是錢引也好、交子也罷,最大的問題就是發行者可以隨意印製,擾亂正常的交易。只要發行者缺錢了,他便可以印製出來頂用,長此以往勢必貶值。少宰欲髮型銀票,又將如何改變這一頑疾?”
他話音剛落,在堂內的諸位連連點頭,此人乃是大名府的皮貨商人王運,家產頗厚,在商賈裡十分有威望。
“很簡單,成立商會,我出錢你們印製,萬歲營有監督權。我們互相監製,互相合作,做生意你們比我熟,都知道一個道理,雙贏才是最好的合作。”
“萬歲營一下拿出五百萬貫交給商會,商會印製五百萬貫銀票,諸位可以從商會的錢莊中換取銀票。我若反悔,騙的是自己的錢,若是隨意刊印,你們大可抽身。”
這下所有的豪商才興奮起來,少宰這個提議誠意十足,只是不知道商會這個東西,該如何運作。
王運低著頭和身邊幾個人商議了一下,繼續問道:“少宰,不知道您所言的商會,是如何組建?”
“由你們組建,你們自發選舉一個會長,負責經營運作,本官絕不插手。凡是加入商會的商戶,都可以入股漕運,你們商會成立之後,製作一個規格出來。大家可以商船、貨船、車馬入股;可以人力入股、可以錢財入股,都按當下的物價折算。凡是漕運所得,年底分紅,按股數來分。
本官的萬歲營,從中抽三成,剩下的全部按股分。”
楊霖把持著漕運,利用權力壟斷了汴河,若是他果然肯分出一點來,抽三成不算過分。還有就是楊通的商業帝國,完全可以佔據大的股份,這個實力已經沒有幾個商戶能媲美了。
許多心思玲瓏的商人,已經咂摸出其中的味道,這個商會如此多的便利,將來豈不是到處都有豪商巨賈入股。大宋舉國之力養一個汴梁,這裡就是整個大宋的經濟中心。若是生意做不到汴河,便稱不上是大商人。
商會不管是漕運還是銀票的便利,都對商家有著致命的吸引力,誰也不想帶著幾車錢幣奔波數月,沿途可不都是大城邑,遍地強梁。
進了商會,就可以拿著銀票,在各地的錢莊兌換,方便而且安全。
可以預見的是,只要楊少宰不是太短視的出爾反爾,只要他堅持幾年,商會就會無比壯大。而且這個商會完全是民間自發的組織,非但不會給朝廷增加負擔,甚至會增添不少的稅收。
只要楊霖在朝廷不倒,他就可以憑此功績,繼續收穫皇帝的信任。
到時候...楊少宰可就掌控了天下商道了,再加上他的萬歲營還控制著六個市舶司,這大宋的財神爺,絕對非他莫屬。
不說長遠,但就眼下的三十五家,已經是大宋不可小覷的一支力量了。
按照楊霖的說法,這件事大可以參與其中,一旦他說話算話,自己這些人可以大把盈利。若是他說話不算,強行插手商會,隨意刊印銀票,自己這些人也可以抽身而退。
不用過多的商量,這些人都是商道的老油子,很快就全部同意。
楊霖呵呵一笑,抬手道:“本來應該留你們在此用膳,不過諸位應該有許多事要私下商議,本官就不強留了。今日時值歲末,明朝便是新年,願諸位財源廣進。”
眾人一起起身,作揖道謝,三五成群聚在一塊,慢慢退出昭德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