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卷 第一百一十二節 內生壯大,鼎爐之始(第2/2頁)
章節報錯
很難說誰是誰非,從家族角度來說,確保家族實力不受影響才是根本,但從個人角度來說,嫡支被奪,流亡奔命,更是難以接受。
“那你打算接受?”於鳳謙知道陳淮生不會顧忌吳越內部這些世家望族的關係,一切只看對大槐山是否有利。
“見面再談,太過於執著要復仇重返,那就非我所需了,如果能擺正心態,日後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清楚呢。”陳淮生悠悠地道。
敲定了熊重暉,對這一位陳淮生已經沒有那麼迫切了,但是如果一個築基九重也能加盟,對大槐山來說,無疑還是一個有益補充的,兩三年內如果能夠打造出一個從築基九重到入登紫府的範例,也能極大鼓舞整個宗門的信心。
因為這位陸氏子短時間內還來不了桃花島,陳淮生並不打算等下去,他需要先行前往弋郡義陽府蓼縣,歐婉兒那邊也該去了,好歹也是一個支點,等到去了蓼縣再行返回東海,最後再回大槐山。
這和熊重暉回蒼海有點兒衝突,就是有可能熊重暉從蒼海南返桃花島時,陳淮生可能還未從蓼縣那邊返回,不過也提前打了招呼,請熊重暉在桃花島稍候,也不是問題。
在交待了佟童等人之後,陳淮生獨自一人西行前往弋郡。
晉階凝魂中境之後,陳淮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元靈變化,這甚至比從蘊髓高境晉階凝魂初境更明顯。
這一點也讓他有些意外。
照理說從蘊髓境到凝魂境感受到變化更大才對,但恰恰相反,從蘊髓境到凝魂境雖然也感受到變化,但不明顯,可從凝魂初境到凝魂中境,無論是靈境上的變化,還是法術戰力的提升,尤其是體現到雷法上,更為突出。
陳淮生估計這可能是和自己結合修煉鼎爐內的諸靈有一定關係。
猿靈、虎靈和雷豨之魂交織在一起,初期的變化並不明顯,但是隨著自己利用鼎爐啟動紫陽內煉要術開始逐一煉化諸靈之魂後,這種變化開始顯現出來了。
最開始顯現的是猿靈煉化,猿神變已經有所突破,這是水猿大聖特質保留下來被鼎爐提純貫入自己靈元,形成了一個特異的法術映象,水木法性特徵可以在發動之時透過映象爆發出來,上一次在擊斃牛大力時陳淮生就已經體會到了。
之所以在應對金焰九須蟲時陳淮生沒有發動,實在是考慮到當時不瞭解金焰九須蟲的底細,一旦啟動猿神變,這水木法性釋放被對方火性妖力反噬,萬一抵擋不住再來的反噬可能會給自己造成太大傷害,甚至當場斃命都有可能。
在有退路的情形下,陳淮生寧肯用更保險的雷法,尤其是自己剛修成了雷法高境第四重——九溟掃雲滅,也是自信滿滿,篤定可以擊殺金焰九須蟲,雖然結果有些驚險,但是還是符合自己設想的。
陳淮生現在已經在考慮自己修行的方式和方向都需要一些調整了。
靈境提升固然重要,但是對於自己道體內的鼎爐塑造,以及鼎爐內的諸靈之元魂的徹底煉化應該放在一個更為重要的位置上,因為對元魂內煉之後帶來的變化可能會反過來強化自己靈境修行的能力,這一點從凝魂初境到凝魂中境出乎意料的順利,超出想象的速度就能感覺得出來。
也就是說,現在自己已經不必太過刻意地去追求對靈境境界的提升,而要把重心放在鼎爐中的諸靈元魂煉化,煉化之後再以其靈質來重塑鼎爐,因為陳淮生感覺到自己道體內的這具鼎爐也許會是日後自己真正奔赴金丹大道時的決定性因素。
搞明白了這一點,陳淮生心中才有了更為清晰的目標路徑,也才有更大的宏願。
凝魂中境的實力讓陳淮生在一路奔行時已經沒有多少疲憊感了,哪怕是連續奔行三日三夜,這種御風而行的消耗已經不需要特意的調息休整來緩衝了。
十日後,陳淮生已經踏入義陽府的境內,從鄳縣進入蓼縣。
看到野蜂溝外搭起的一排木屋,陳淮生就知道歐婉兒已經在按照自己的意圖開始打造大槐山的分院了。
再看看野蜂溝外開墾出來的一片接一片的靈田,這無疑是歐婉兒和宋巖陳桂生他們這一年的辛勤付出成果。
野蜂溝暫時還不適合陳桂生宋巖他們這些低階弟子生存,但是這一切會在自己將地陽火巖埋置與野蜂溝內合適地點之後得以改變。
野蜂溝內濃烈的陰氣被地陽火巖釋放的火陽之氣所化,而靈氣則得以儲存,這樣一來野蜂溝縱然還不能和臥龍嶺或者大槐山相比,但是也算差強人意,起碼和越圇山的條件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