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大槐山這塊自己能做主的土地上,他就要從現在開始做起,哪怕前期捨棄一些利益給曹家,但也值得。

“這是金炎豆,每畝大概可以種植四十株,因為這是火性靈植,所以對日華汲取要求更高,……”

“可能陳道兄也看到了,這一片區域泥壤偏焰紅色,這是因為這片靈田與馬頭崮其他土質不同,乃是這上邊一處巨大石山風化蛻變而來,這是焰壤,比較少見,整個馬頭崮,這一片地是最有價值的,只可惜雖然是泥壤屬性很好,但奈何地力不足,還需要大量靈石改造,……”

曹餘盛滔滔不絕,“這一片地大概在五畝左右,可種植金炎豆或者其他火性靈植,如果改造地力,加上配置靈構吸納日華,產出火性靈植相當可觀,……”

……

“這一片偏北,地勢高峻,當風背陰,壤質偏寒,地力不錯,可種植水冰性靈植,我們在這裡種植的是白苔,……”

“你說藍茵苔,冰菇?噢,不行,這裡的寒性還不夠,就算是吸聚月華也很難達到,栽培出來的品質難以保證,多半都只能是等下品,連三級普品都做不到,白苔雖然比不上藍茵苔和冰菇,但是能達到三級普品,部分還能達到二級良品,……”

陳淮生一口氣看了七八處靈田,才算罷休。

看得出來,曹家在靈植栽培上的確有獨到之處,靈氣和地力加上屬性的搭配,還有靈植之間的影響,一些特殊裝置的架設,都是自己從未見過的,可見這曹氏一族在這上邊幾百年的積澱不是浪得虛名。

若是大槐山想要充分把山中靈地運用起來,還真得借用這曹氏一族這方面的本事。

一直到離開馬頭崮,陳淮生都還在琢磨著怎麼儘可能地先把這事兒利益最大化。

給山中唐經天去了飛鳥籤,也專門談及了此事,這邊他也和曹餘休談妥,儘快派人去大槐山聯絡,然後就登仙坪的靈地復墾儘快推動。

箇中肯定還需要進一步商談,但是無論如何這件事兒不宜拖,能儘快復墾最好,哪怕讓一些利,但起碼靈田一旦建設起來,穩定的靈植收益是擺在明面上的,多少也能彌補山中每日所需。

現在山中要麼靠採摘,要麼靠狩獵,不足的就只能去採買。

雖說之前山中儲備了一些,分別從懷陽城、桃源鎮和蘆巖鋪採買了一部分,保持山中三個月的用度,但這都是要花實打實的靈石去買的。

若是現在自己把靈田建設起來,這些所需靈植能自給自足,甚至能售賣一部分,那對於大槐山來說就太美妙了。

只要這初步合作能夠圓滿,下一步就能開啟更深層次的合作,對大槐山來說意義重大。

大槐山中適合開墾靈田的當然不止登仙坪這一地,隨隨便便也能找出七八處來,無外乎就是遠近以及地力靈氣的狀況而已。

但無論怎麼說都肯定比馬頭崮這邊的情況要好得多,這一點陳淮生還是有信心的。

山中還有不少道種和凡人,這等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哪怕跟著曹氏族人學不了太多高深的技藝,但粗淺的東西幾年下來總該偷師得了一些吧?

總歸沒壞處。

搞定了這樁事兒,陳淮生心情都要好了不少。

出山的目的是遊歷、積累和提升,順帶也要弄回一些山中所需。

這曹氏一族如果能夠順利的合作,起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山中的壓力。

靈植是剛需,每天山中數十人,人人都是要食用的,除了靈粟玉麥這類果腹的,從每日修行需要,那這些靈植獸肉就不能少。

早間食金炎豆,午間沒準兒就要吃太陰白芝,晚間說不定就得要木樨髓,這中間還得搭著妖獸或者靈獸肉,維繫靈力修行需求的,提升法術針對性的還得另算。

仔細算一算每個人的花銷,一個宗門門閥數百上千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自己盤算去吧。

這也是為什麼一般小宗族或者小宗門財力不濟,難以壯大的原因,委實是光這食用一道,每日的消耗都太大了,這還不提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