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與月廬宗一戰後,重華派心思也沒有放在衛懷道這邊,所以一直到陳淮生帶著這幫人來重新紮根大槐山。

因為連續兩年的妖獸潮襲擾,也讓地方上風聲鶴唳,這才使得地方上這些世家門閥都意識到沒有一個強大的宗門依靠,單單依靠他們自身的力量,面對哪怕是二階妖獸都會手忙腳亂損失慘重,若是遭遇三階妖獸,弄不好就是滅門之戰了。

以安家為例,和滏陽道白塔鋪孫家那邊的情況相若,但論實力還是強一些的。

孫家擁有的不過二三個築基初段的強者,但安家家主安思宇就是築基五重,其同輩兄弟中安思相、安思順分別是築基六重和築基四重,其子安承源築基二重,還有兩個侄子輩也是築基強者,整個安家族人就有三千多人,修士就有三十餘人,道種四十餘人。

如果只從安家的築基強者來看,論起實力來比現在的大槐山都還要強,雖說大槐山現在有十個築基,但是築基中段的才只有陳淮生一個人,其他大多都是築基一重。

當然若是從發展潛力來說,安家又無法和大槐山比了,安家六個築基中,最年輕的築基都是六十多歲了,而且煉氣高段也基本上在五十歲以上,有潛力的年輕子弟不過數人。

也正因為如此,安家在和凌雲宗不睦的時候,也是儘量保持克制,對於凌雲宗的一些要求,只要是不太過分,也都儘量予以滿足。

事實上這也是整個衛懷道這些大小宗族門閥的基本做法,無論是北面的天鶴宗,還是西面的月廬宗,已經後來的凌雲宗,這些宗族門閥都還是樂於合作的,只要你能表現出足夠的實力,他們的服從和合作程度也會逐漸上升。

像衛河集和雄陽堡這些地方的宗族門閥對於月廬宗就更像是附庸,基本上任何要求都會予以滿足,但是也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權,而月廬宗也礙於天鶴宗在北面的虎視眈眈,不敢過分,維持著中微妙的平衡。

等到凌雲宗進入時,其實也一度讓衛懷道這些宗族門閥竊喜,希望再引入一家更為強大的勢力來平衡月廬宗。

因為天鶴宗的主要注意力還是在漳池道那邊,而且一門心思要想把勢力滲透到晉州和雲州那邊去,與北戎人也一直有齟齬,所以很難給予太多的支援。

誰曾想凌雲宗的實力有限不說,根基未穩就開始三心二意,存著想要南返大趙的心願,對地方上也十分苛刻,這才讓衛懷道這邊的宗族門閥冷了心。

但即便是這樣,衛懷道的這些地方宗族仍然還是給了凌雲宗不少支援,這也是陳淮生為什麼一力想要來衛懷道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地方宗族急需一家勢力來幫他們分擔對抗月廬宗的壓力,重入大槐山可以獲得各方面很大的支援。

之前陳淮生也曾兩度路過懷陽城,但都是匆匆而過,這一次時間寬裕許多,陳淮生便打算在這懷陽城落腳看一看。

既然打定主意要在衛懷道扎穩腳跟,自然就要好生了解一番整個衛懷道的狀況。

懷陽城是中部大城,也是距離大槐山最近的城鎮,名義上是城,但實際上是一座小城外加城外零散分佈的村寨,林林總總有七八萬人,而真正的城內大概只有三萬人出頭,安家人就佔到了一成左右。

陳淮生還沒有和安家人打過交道,但是他知道曾國麟和楊虎生是來過懷陽城與安家交涉過的,但是從二人反饋回來的訊息,安家的態度很冷淡,甚至不願意和大槐山打交道。

理由也很簡單,大槐山實力太弱,而且是以重華派的外派人員出現,有什麼價值和意義?

“那邊就是安園?”陳淮生注意到整個懷陽城內身著北戎服飾的人數要比滏陽道多不少,也有些驚訝。

雖然說北戎在河北統治了兩百多年,在河北這邊留下了很深的印痕,但是北戎人在幽雲二州的烙印更深。

燕州這邊應該是最先擺脫北戎人控制的,滏陽道那邊北戎人就不多見,尤其是翟谷、邗山、湯水這南邊三道更是少見,但沒想到在衛懷道這邊北戎人卻隨處可見。

“是啊,那就是咱們懷陽城內最負盛名的安園,安家街、安家橫巷、安家壩都是圍繞著安園,那邊都是姓安的。”店老闆滿臉豔羨,瞟了一眼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