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內黨派時有紛爭,遭罪的就是底下的官員。今天我抓你們裡頭的一個貪官,明天我參你們家中的惡人。

你來我往的,誰都逃不過。

他們這樣的行為處理了一部分貪官汙吏,但是也有另外一個隱患,新到的官員沒有辦法掌握他所屬的地區。當地掌權的老人再拿喬一下,事情就更加亂了。

各地亂糟糟的,官府行事也是朝令夕改。李應瑜將培養好的人送過去渾水摸魚,很快就拿捏了一大部分人。

李應瑜拿下了宜城就已經有十七座城了,之後一點一點蠶食姜盛唐的十五座城。她這次並不搞沉默,而是讓人偽裝成原本的樣子,讓上面放鬆警惕。

姜盛唐還想著秋收後再次征戰,將剩餘的十三座大城收入囊中,看到一切安好的奏報還很開心。

等到秋收的時候,李應瑜已經拿下了除京都之外的城池。姜盛唐對自己的十五座城加徵了一筆稅,用於今年年末出戰。

不加稅的李應瑜很得普通百姓的青睞。之前那些被三王賣過來的人也從自己家人嘴裡得知了李應瑜的仁政,偷偷宣揚了出去。百姓配合,加上李應瑜身邊的武裝力量,她直接將中立派的人和孫家的人都偷了出去。

她不想直接打,所以讓人喊孫衛江回來一趟。只要他回來,城防和御林軍百分之五十的兵不會反抗。

姜盛唐看著少了一部分人的大殿也很懵。其他朝臣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怎麼一下子就沒了這麼多人。

姜盛唐派御林軍去查,查到這些人都跑了!他心裡有不好的預感,立馬調兵遣將,護住皇宮,同時往邊關傳信,讓孫衛江回來護駕。

其他的朝臣也不傻。有的人悄悄將自己的家人往外送。不管京都如何,能跑出去一個就是一個。

這些人都被李應瑜派人截住了。

京都的百姓們看到大戶人家的動作,也開始往外逃。不逃不行啊,城裡頭的肉、菜價格飛漲。人喝粥也能活,但是沒菜沒肉身體沒勁兒。

帶著家當跑別處去,還可能有條活路呢!

這種風格很輕易就讓姜盛唐想起了太子太傅所稟報的舊朝城池。也是一聲不吭,卻阻斷了他們攻城的路。

“這怎麼可能?”

舊朝的皇帝皇女都死了,剩餘的宗室都在他的建議下屠戮殆盡,只餘下幾個年幼的女子,再長長也會被他收入後宮。

舊朝的人要反叛,名不正言不順啊!難道也有臣子想要學他們姜家?

姜盛唐還在思考哪個大臣有這個實力,孫衛江騎快馬趕到京都外。

他跟家人團聚之後,就見到了那位本該被立為太女的殿下。

“殿下,別來無恙!”

“孫將軍可願安撫城防軍和御林軍?不管孫將軍選擇如何,邊關都會由孫將軍主管。”

李應瑜不覺得孫衛江會拒絕。他們家一脈相承地看重士兵。用孫老將軍的話來說,將軍得有兵,那才叫將軍。

孫衛江同意了,但他要求之後帶走他的一大家子。

李應瑜也同意了。

有孫衛江的幫忙,京郊大營裡的主帥直接被身邊的人綁了。綁他的親衛也很無奈。他家人逃出去的時候都被李應瑜的隊伍攔下了。李應瑜派過來的孫將軍承諾,不傷家人,也不毀京城內個人的家產。

這個條件太好了,他別無選擇。

京郊大營、城防軍和御林軍都被這麼拿下了。除了還在皇宮外城巡邏計程車兵,其他的兵都已經被李應瑜的人看管起來了。

“殿下,是否要直接拿下?”

“不需要,封閉皇宮,不許任何人進出。將各個府邸圍住,要出門買東西可以,必須得花錢買我們的。”

京城裡面的這些大人,李應瑜都不想要用。她的父皇給她私底下打造了一整個班底,又在各大城中歷練了一兩年,很快就能上手各部的事務。

只是這個時候她不打算殺人。先將這些人的錢挖出來一部分,罪不至死的那些就送去做苦役,罪該萬死的就送去見閻王。

“現在去各部官衙查清楚公文,如果有缺漏,去各府門口問,要是有賣關子的,送他一刀醒醒神。”

皇宮直接被關閉,裡面的東西出不去,外面的糧食也進不來。姜盛唐得到訊息的時候,他正在皇后宮中商量太子巡視的事宜。

“什麼!舊朝臣子居然在皇城外,御林軍是幹什麼吃的?”

來報的太監也很心慌。吃食進不來,那些亂臣賊子也不知道要關他們多久。他現在是不是該藏一些食物躲起來?

皇后也很慌。她還做著皇太后的美夢呢,怎麼就又有人造反了?怎麼沒有人早早來報?

姜盛唐帶著兵往外城走。開城門可容易了。只要他帶著人殺出一條血路,去到邊關,就可以帶著邊關大軍殺回來。

“怎麼拉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