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去秋來。

正值中秋佳節,秋高氣爽之時,遠在湖州的張巒收著了一封家書。

張巒看罷,大感欣忭。

“池兒過了院試……”

範九聞言眼睛頓時放亮,連忙道:“恭賀老爺!大公子今年不過十三四歲,便已得了秀才之名,這可是大喜事!由此看來,皆是老爺您栽培有方啊!”

說起來,他也跟過大公子一段時日來著,如今頗覺得與有榮焉。

張巒滿面欣慰,卻笑著搖頭:“是這孩子自己爭氣。”

不過,算上一算,他當年也是差不多這個年紀就考上了秀才,後來才入了國子監。

那時,整個張家上下都將他視作了光耀門楣的希望。

誰知後來……

咳,不開心的事情便不說了,雖然往事糟心不堪回首,可有失便有得——如今日子過得和美,且汲取經驗,放眼往前看吧。

池兒也這麼早考上了秀才,他們父子沒準兒要因此被傳為佳話美談呢。

嘖,女兒已是如此優秀奪目,長子自己隨便長長,竟也長成了人中龍鳳……

老天待他不薄啊。

轉瞬間,張巒又想到了自家賢惠貌美的媳婦,頓時改口——得妻如此,老天豈止是待他不薄?

說他是老天爺的親兒子,他都信了!

等等,這麼想好像有點大逆不道的感覺?

那便是老天爺的義子好了。

張巒勉為其難地想著。

想著想著,竟叫自己的幸運給感動了,不禁紅了眼睛。

“備紙筆來。”他向範九吩咐道。

範九應下,忙去準備。

張巒在信上勉勵了張秋池一番,又傳授了許多經驗與建議。

此外,不忘提醒兩個幼子——哥哥姐姐都這麼出色,你們也要努力上進,絕不能拖後腿,父親看好你們!

聽母親讀完信,一人啃著一隻雞腿的張鶴齡和張延齡絲毫不覺得有壓力。

是因為自信?

當然不是——

是因為對朱家哥哥有信心!

一旁的張眉壽看著二人,有些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