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曉這才開口。

卻是先道:“阿彌陀佛,貧僧在此要先向陛下請罪——正如陛下先前所言,在祭天一事之上,是貧僧誤判了天意,竟險些釀成彌天大錯。”

說話間,語氣愧疚,神色悲憫。

昭豐帝聞言臉色頓變,肅然道:“國師何出此言?莫非卦象有變?”

頓了頓之後,又問:“還是說,與寧通有關?”

繼曉微微垂眸,嘆息道:“確如陛下所說,卦象有變,且直指寧指揮使。”

昭豐帝再次變了臉色。

“國師只管說下去。”

“但遇天災,必有起因,自古以來世人皆慣將因果歸咎到帝王不賢之上——卻不知,君王賢明時,仍有天災現世,實則但凡有大不賢者現世,以致世間冤孽多生,皆會遭到上天警示。”

昭豐帝聽得極為贊同。

說得沒錯,憑什麼一有天災就要皇帝背鍋?

他雖不賢明,卻也並非極度昏庸之輩,又一心敬奉神佛,怎會遭到警示呢?

所以,國師口中的“大不賢者”,才是致使天災頻繁的根源所在。

轉瞬間,昭豐帝的臉色沉了又沉。

他早告誡過貴妃和寧家了。

“若非此番天災降世,那些枉死女子的屍骨,只怕永無機會出現在世人眼前。”繼曉語氣慈悲。

昭豐帝目光沉沉。

“正如國師所言,天意自有深意。”

人活在世,最不能悖逆的便是天意二字,他對此一直深信不疑。

“貧僧先前窺探天機,得知以活人祭祀方可平息此劫,可因未能完全參透天機,以致偏離了天意所指,竟險些致使生靈塗炭。”

繼曉雙手合十,慶幸地道:“所幸上蒼有好生之德,先有陛下遇仙人託夢,又有諸多警示,今晚更借貧僧之手,使真相大白——是貧僧愚鈍,竟至今方得領悟。”

昭豐帝一時未有說話。

他將近來發生的一切,皆細細思索了一番。

先是他揣著一腔好奇之心,邀了小仙子入宮,得聞仙人入夢之說。

巧合的是,太子也遇了仙人託夢。

就連母后,亦為即將被祭天的那些孩子鳴冤,因此頭疼不止,至今未消。

再有那些撞窗的蝙蝠、祭壇起火……

緊接著,他夢魘不醒,亦在夢中得見了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