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眉壽這廂兀自托腮,沉浸在即將出門遊玩的欣喜中,卻不知自家二叔與大哥,已經找上了朱探花郎家,正坐在朱家的花廳裡吃茶。

對此張家叔侄的突然造訪,朱家老爺朱明遠頗覺摸不著頭腦。

互相尷尬地寒暄了一番之後,又聽對方說“途徑此處,便順便來看一看貴府小公子”,一時更是茫然了。

張家近來可謂是聲名大噪。

先是出籍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張家大老爺在彰顯了他不同尋常的人脈資源之餘,一時更被譽為京中道德楷模。

旋即,張家又得了聖旨封賞。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位在一桐書院中本就有幾分名聲的張家二老爺,亦是被皇上褒獎稱讚過的。

可他怎不知,自家兒子什麼時候與張家人有了來往?

但是他作為父親,若是當面詢問張家二老爺,倒顯得什麼都不知道似得,於是只能按捺住內心的疑惑,使人請了兒子過來。

眼見一切順利,張敬在心底感慨地鬆了口氣。

也就是他們張家光明磊落,足夠大氣,若是換了別家,興許就不還了。

他這可是保住了小朱一條腿啊。

不過,朱家還真是低調得過分了——張敬不著痕跡地打量著廳中普普通通的陳設。

若說旁人講求得是低調中帶有奢華,人家乾脆就是低調到真樸素。

不多時,朱家公子便被請了過來。

“父親,聽說有客人要見兒子。”

一道聲音傳來,張敬眼神一變,皺眉看去。

嘶,這至少得有十四五歲的少年人是哪個?

啊……都怪他不曾問過小朱在家中的排行!

這就十分尷尬了。

不過,這又豈能難得倒他張敬?

“朱公子可還記得張某?”張敬笑著問道。

張秋池垂眼掩飾詫異。

二叔還真是全才。

朱家公子認真想了想,始終不記得在何處見過此人,但他路上已聽僕人說了對方身份。

“自然記得,張先生的大名,晚輩久仰。”

朱家公子虛偽地回答道。

畢竟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