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著燈走近,看清對方面容,皺眉大聲道:“我認得他!他是寧家在附近莊子上的管事!”

他是一名樵夫,曾因在寧家莊子後砍柴而被此人帶著下人狠狠罵過一頓,還揚言要打斷他的腿,又道莊子方圓十里之內,皆不許外人靠近。

寧家一向橫行慣了,附近的百姓們都是敢怒不敢言。

“竟是寧家莊子上的管事……”

許多人都下意識地看向河對面那座隱隱亮著燈火的莊子,再看向掙扎著起身,倉皇逃離的男人背影。

“該不是做賊心虛吧?”有人低聲猜測道。

“噓!別亂說實話——”

“你又亂說什麼呢!咱們快回家……”

眾人都未敢再當眾議論下去,只是心中怎麼想,卻並不難猜。

暗處,一直留意著人群的棉花,此時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此處。

繼曉也已帶著僧人離去。

任由那對夫妻如何哭著追問,他亦不再多言,只念著阿彌陀佛,作出一副悲天憫人的神色來。

“咱們去府衙,找程大人!”婦人抹著眼淚,神色堅定。

男人卻站在原處猶豫不定。

婦人咬著牙狠狠地推了他一把。

“你不敢去,我自己去!我便是拼了這條命,也要給女兒討回一個公道!”

婦人不管不顧地跑著離去。

許多半是同情,半是想看熱鬧的人亦都跟了上去。

夜雖漸漸濃了,城中卻半點也不復往日的平靜,訊息不脛而走之下,在各處掀起了一層又一層軒然大波。

尤其是權貴官宦人家,此時幾乎無人不知——大國師在城外作法,本想平息此事,誰料竟意外將寧家給掀出來了!

那可是寧家啊!

而再聯想到白日裡寧通剛傳出來的那則醜聞,則忍不住讓人往更隱晦的層面探索而去。

甚至已有人悄悄地說,寧通便是做多了缺德之事,才會被天道責罰。

同一刻,幾乎圍滿了人的府衙前,來了一名老翁求見程大人,自稱自己知道些此案的內情。

衙役一聽,將此事稟於了程然,程然即刻差人將其帶到了書房問話。

老翁顫巍巍地行禮,卻顯然並非是老態使然,而是驚懼過度。

“老人家知道些什麼,儘管與本官明言,本官必保你平安無事。”程然先給對方吃了一記定心丸。

老翁大大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