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魏徵第一時間站了出來,神情嚴肅地說道

“陛下,臣有異議!”

李二看到站出來的魏徵重重的嘆了口氣,餘光看到趴在門外,向裡面偷看的李恪。

他就知道李淵知道這事兒是李恪告的密。

此刻他恨得牙癢癢啊!

不過現在可不是收拾李恪的時候,笑著哭那想魏徵說道

“玄成啊,你看大唐周邊,還剩誰了?就剩高句麗了,這可能是朕這一生最後一戰了。”

李二並沒有強硬的要求自己必須參加,而是擺事實,講道理,舉例子。

告訴眾人這就是他李二最後的心願了,你們忍心讓朕帶著遺憾過後半生嗎?

李二也不愧是表演大師,說到最後,眼角還滑落了一顆眼淚。

就這顆眼淚都給眾人看愣了,只有李淵,李恪和李承乾知道,李二這裡面有多少演技在裡面。

魏徵看到這裡,張了張嘴最後只說道

“陛下去可以,但臣要跟陛下約法三章!”

李二一聽頓時來了精神,眼神灼灼的說道

“玄成你說。”

“在高句麗的戰鬥中,一,陛下不親自領兵出戰。

二,不得擅自決定,更改戰術,要得到大部分人的同意。

三,陛下不可有指揮權。”

原本還挺高興的李二臉都黑了,這是約法三章嗎?這簡直是不平等條約。

但是看到魏徵一副你不同意,我就沒同意的架勢,李二最後還是妥協了。

“行,朕答應你!”

魏徵好像聽不出李二話語中的咬牙切齒一樣,笑著拱了拱手說道

“陛下聖明!”

在之後的時間中,大唐上下開始運轉起來,而即將打仗的訊息一下子就傳了出去。

不僅是長安的百姓們,就連周邊州府的百姓們也都期待著唐軍能大勝而歸,而且對他們有著無比的信心。

貞觀十三年,八月,李身披戰甲二帶領百官祭祀完天地之後,看著臺下煞氣沖天的大軍時,嘴角微微上翹。

這種統領大軍的感覺,他都不知道有多久沒有體會到了。

“今有高句麗叛臣淵蓋蘇文,殺盡高句麗王族血脈,還意欲進攻大唐,將士們,我們要怎麼做?”

李二的聲音透過銅卷喇叭傳出去很遠,而臺下的將士們也同時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殺殺殺!”

一股比剛剛更加濃烈的殺氣瀰漫在天空,就連天空中的太陽都好像被這股殺氣逼得躲進了雲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