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眼中的滿意和心疼一閃而過,笑著說道

“這些日子受苦了,說吧,想要什麼?”

李恪聽後搖了搖頭,笑著說道

“兒臣什麼也不要,這些日子在大理寺,難得清淨,要不是快元日,兒臣還真不一定出來。”

這話倒不是氣話,而是李恪的真實想法,這些日子在大理寺,李恪可是睡了難得的舒服。

沒那麼多破事兒,這讓李恪身心都得到了放鬆。

李二見此便知道李恪說的是真心話,所以也沒再多說。

“等及冠之後多給些補償就是了。”

李二這樣想著,隨後笑著說道

“也好,你先回去休息吧,好好準備元日的事情。

朕可是聽說龍突騎支來長安,想必稚奴也已經告訴你了。

朕不怕告訴你,這老小子就是來投奔大唐的,準備在長安混個貴族頭銜,悠閒地過下半輩子。

所以到時候可能還需要你出面跟其他西域各國談。”

李恪聽到龍突騎支要歸附大唐,絲毫沒有意外。

畢竟現在的大唐有的是功夫跟周邊國家玩,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怎麼選。

不過是有些人抱著僥倖心理而已,龍突騎支反倒是顯得異常清醒。

李恪並沒有拒絕,而是笑著說道

“父皇放心,兒臣明白了,沒什麼事兒,兒臣就告退了。”

李二擺擺手李恪這才離開。

等到李恪離開,李靖等人才看向李二,在回來的時候他們就聽說李恪因為凌遲之刑進了大理寺。

本來他們是想著求情的,但是他們一回來,李恪就現在了兩儀殿。

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李恪根本就沒想過分走高原之戰的任何功績。

不過在座的都是聰明人,自然會記得李恪的好,而李二也沒有再說李恪的事情。

剛剛兩人的對話也是在告訴他們,李恪依舊是李二最喜歡的皇子之一。

另一邊龍突騎支已經將國書遞了上去,裡面寫明白了自己為什麼會來大唐,也寫清楚了自己歸附大唐的意願。

但是他心中還是沒有底,於是派人送了拜帖到莒國公府上。

唐善識這些年在外,雖然時常有書信往來,但卻始終是沒見上面。

於是這些日子都是跟唐儉或者起母親待在一起述說著思念之情。

“少爺,外面有焉耆的使臣送來拜帖,不知……”

一名小廝手裡拿著拜帖輕輕說道。

此時唐儉也在其中,聽到這話,也看了唐善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