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火車和蒸汽戰艦的出現,讓李二看到了大唐版圖擴大的可能。

而且蒸汽機的出現,讓運輸和訊息的傳遞也有了質的飛躍。

要知道八百里加急一天也就350公里到400公里。

兩個小時差不多30公里的樣子,這速度跟蒸汽火車一比,弱到爆啊 。

想到這裡,李二眼神灼灼的看向李恪說道

“恪兒,這蒸汽火車什麼時候能建造完成?什麼時候能在大唐境內暢通無阻?”

李二的話嚇得李恪連忙搖頭,驚恐的說道

“爹啊,別想了,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至少需要我大唐三四代人付出努力才能看到各州連結在一起。

至於郡縣就別想了,技術不達標,根本建立不起來,而且蒸汽火車是跑在鐵軌上的。

鐵軌要求的鋼都是有標準的,而且需求量大。

要是全力建設蒸汽火車和鐵軌,我大唐要破產的。”

說到最後李恪都後悔死了,他提這玩意幹什麼?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李二看到李恪的樣子也稍微冷靜了一下,但還是很失望的說道

“朕知道了,不過朕還是會下旨,讓銅仁峪與工部全力製造蒸汽機,無論怎麼樣,其他方面還是需要的。”

李恪聽後也算是鬆了一口氣,笑著說道

“我就知道爹你最聖明瞭,有您在,大唐何愁不能傳承萬世。”

李二被李恪的馬屁這麼一拍,頓時失落的心情好上了很多。

輕輕踢了李恪屁股一下,笑著說道

“算你小子會說話,沒事兒多去看看你母后,別總往外跑。”

李恪也不在意,嘿嘿一笑說道

“兒子知道了,等到老五回來就可以製造蒸汽機了。

雖然不能讓蒸汽機在大唐境內執行,但是長安到洛陽鋪設一條火車鐵軌還是可以的。

到時候爹你就可以跟大母坐著火車,用不上兩個時辰就能到達洛陽。”

聽到李恪這麼說,李二頓時眼睛一亮,笑著說道

“好好好,有了第一條鐵路,就有第二條,貫穿全國還遠嗎?”

當李恪離開的時候李二還處在興奮之中。

李恪離開兩儀殿的時候很慶幸,現在的李二還很清醒,不是那個固執,自大的李二。

要知道李二在原時空貞觀十一年的時候甚至想過恢復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