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昨天看報紙了吧,誰記得嶺南運過來的海魚在元日這幾天賣了多少錢?”

陳郡謝氏的一名管事立刻站起來說道

“從臘月二十到上元節,二十五天,魚獲一共拉來七十七大船,據統計只長安一地共獲利十三萬貫。”

說到這裡,這名謝姓管事呼吸都急促了。

二十五天啊,十三萬貫,還只是長安一地的利潤。

不少人也都看過報紙,但是再一次聽到還是感覺震撼莫名。

李恪很滿意這位管事,笑著擺擺手說道

“不錯,十三萬貫!由此可見海上貿易必然取代從土裡刨食。

當然適當的土地種糧食還是必要的。

但是太多的土地握在手裡,不如賣掉換取錢財出海。”

李恪說到這裡就好像是說錯話了,突然就剎住車,不說了。

轉移話題說道

“扯遠了,扯遠了,我們說回海上。”

但是能在世家做到管事的人有幾個是笨蛋,都把李恪剛剛的話記在了心裡。

關於土地他們做不了主,但可以彙報給家主啊,至於家主怎麼決定跟他們無關。

所以都回過神來繼續聽李恪講話。

“這還只是海上最常見的魚獲,但是你們想沒想過,海上那麼大,會不會還有我們沒見過的。

要知道漢使張騫出塞,可是帶回來不少好東西。

還因此名留青史,各位要是誰找到了高產作物,解決了百姓們的口糧問題。

那麼只要這糧食存在一天,你們的名字就會被記住一天。

要是千百年後,依舊被百姓們當做主食,各位,想想是怎樣一副場景。”

李恪已經把話說這麼明白了,在場的人再不明白怕是要被逐出家門了。

但也有人反應過來,李恪這是藉著世家的船隊為大唐謀福利。

但那又怎麼樣?最終還是他們世家獲得的利益最大。

順便幫皇室一些忙而已,都是小事。

七家對視一眼,紛紛起身說道

“我等任憑殿下差遣。”

其他世家有樣學樣,紛紛起身說道

“任憑殿下差遣。”

李恪笑著擺擺手說道

“都坐都坐,別這麼嚴肅,有什麼坐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