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也是一樣,自從梧桐街開始宣傳七家就有眼光很好的族人看出這裡面的暴利。

所以便試探的寫信給李恪,想要插一手。

但世界上不缺聰明人,也沒有不透風的牆。

這件事很快便在七家傳遍了,所以一時間李恪收到了各種宴請。

這讓李恪煩不勝煩,最後只好將這些東西塞到李二這裡來,讓李二代為解決。

所以就有了現在兩儀殿的情況。

很快李恪和李承乾的身影便出現在兩儀殿。

眾人各自見了禮之後,李恪笑著對七家說道

“本王知道你們想要摻一腳梧桐街的事情。

如果你們七家只有這點兒眼界,本王只能說,對你們很失望。”

說到最後李恪還誇張的搖了搖頭,發出一聲嘆息。

這一聲嘆息可把這些人搞懵了,梧桐街的火爆是註定的,他們想要摻一腳怎麼就目光短淺了?

於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會議的博陵崔氏,最先站出來,但是態度顯得異常恭敬

“還請蜀王殿下指教。”

李恪看著博陵崔氏,並沒有賣關子笑著說道

“財富不在大唐,而在海外!”

當李恪說出海外的時候,七家都懵了一下,怎麼又扯上海外了?

李恪並沒有拿太遠的地方舉例,而是說道

“大家都知道嶺南是本王前年開發的一塊寶地。

不,應該說那裡只是初步開發,他的邊上還有南詔沒有歸順大唐,沒開發。

現在的嶺南開發程度不到十分之一。

但是你們知道去年一年嶺南經略使報上來的稅是多少嗎?”

不等眾人猜測,李恪比量了一個九的手勢,笑著說道

“算上各種海魚,香料,糧食,木材,糖,還有很多海外運回來的商品。

一共是九百二十三萬貫!要知道去年一年的稅收才6500萬貫。”

但這個數字從李恪嘴裡說出來的時候,除了早已震驚過的李二和李承乾以外。

所有人都張大了嘴巴,眼中滿是不可思議。

這稅收已經是總稅收的七分之一了,而且還是第一年。

隨著時間的推移,開發程度會越來越高,稅收也會水漲船高。

一時之間七家呼吸都急促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