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不等金德曼有什麼動作,秦明又從一旁拿出一個匣子說道

“此乃陛下命小人送來的,還請女王查驗。”

金德曼沒想到李二還會送東西過來,並沒有讓內侍去接,而是親自起身來到秦明面前。

恭敬地接過匣子,看到上面的封臘和國印,金德曼就知道里面肯定不是簡單的東西。

回到座位上,小心翼翼的開啟盒子,發現裡面竟然是一封信。

展開信,金德曼認真看後,便閉上了眼睛,嘆了口氣。

信上的內容雖然是一個小故事,但這不正是現在新羅的情況嗎?

而且最後還提醒了自己,自己再不識相,怕是新羅就真的危險了。

於是金德曼睜開眼睛,恭敬的說道

“明日還請秦掌櫃再來王宮,本王有謝禮需要秦掌櫃幫忙送回長安,送給陛下。”

秦明行了一禮說道

“喏。”

接下來便是秦明關於商會在新羅的計劃,這讓金德曼大開了眼界。

也算是從另一個方面瞭解到大唐為什麼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了。

第二日,秦明按照約定來到王城,依舊是金德曼親自接待,捧著一個匣子,神情認真的說道

“這是給陛下的回禮,還請秦掌櫃安全送到長安。”

秦明接過匣子,恭敬地說道

“請女王放心。”

當天下午,這個匣子便隨商隊從海路向著大唐而去。

自從李恪跟李承乾說過報社的事情,李承乾便上了心。

第二天,李承乾便拉著李恪滿長安城開始選址,最終定在了通化坊一處三層小樓這裡。

李恪叫來了婁老三,外觀不用管,保留原樣,但裡面卻要重新裝修一遍。

就把地址定好之後,不少世家和當朝官員紛紛遞上帖子,想要見李承乾一面。

對於這種事情,李恪避都來不及呢,更不會往前湊了。

於是他便安安心心的回到自己的寢殿繼續畫紀念祠的草圖。

最終在十一月二十一日這天,設計圖終於完成。

李恪看著自己的方案,滿意的點點頭,自言自語道

“不錯不錯,還有什麼比這能更好的凝聚民族凝聚力呢?”

欣賞了好一會兒,李恪才拿著所有設計圖來到兩儀殿。

李恪一踏入兩儀殿,李二便抬起頭,看著滿臉笑容的李恪,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