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十月初十大唐第一屆武舉都沒去關注。

不過聽李承乾說,是尉遲恭家的尉遲寶林拿了第一。

李恪聽後有些無奈的搖搖頭,李靖等人已經開始往回來了。

也不知道程咬金回來,知道這件事,程處默幾人還能不能完整的去上課。

李恪這邊正在忙碌的做紀念祠的設計,同時也讓人將這件事情的訊息放了出去。

在東西兩市的公示欄上也有相關的通知。

為了讓紀念祠更有意義,李恪甚至派人四處走訪。

尋找當年參加高句麗之戰和參加隋末大亂所死去的人們。

雖然李恪知道這很不現實,也很難。

但既然要做,那就做到嚴謹,做到全面,讓自己無憾,讓死去者家人無憾。

但隨著十一月份的到來,長安人們對於紀念祠的討論程度也很高,但依舊進展緩慢,這讓李恪有些心急。

他知道這是資訊傳播速度慢導致的,道理他都懂,但問題是,怎麼解決。

十一月的天空中已經開始飄起了雪花,長安家家戶戶都升起了爐子取暖。

自從有了這禦寒的神器,長安無論多冷,再也沒有凍死過人。

當然喝醉了在外面睡過去凍死的不算。

這天李恪正琢磨怎麼提高找人的效率,王喜拿著邸報和一封信跑了進來。

“殿下,東北道送來的邸報,還有李歸送來的信。”

李恪沒想到李歸還會送信過來,自從七月離開,李歸只是偶爾送一些訊息回來。

畢竟李歸剛剛去東北道,有很多事情要忙。

李恪先是開啟了李歸的信,看後不自覺的露出了一絲笑容。

信上寫了此去東北道的所有事情,包括建設火炕,火爐,組織人手山上採藥等等事情。

最後詢問李恪是否有需要,他會將前期準備好的東北道特產送回來。

李恪放下信件,又拿起邸報,但就在這一瞬間。

李恪腦海中突然想到一樣東西,他一拍腦袋,有些懊悔的說道

“這東西我怎麼就忘記了,光想著手機無線電了。”

看著手中的邸報李恪露出了一絲猥瑣的笑容。

“是時候讓大唐見識見識什麼是真正的輿論的力量了。”

而全程看到這一幕的王喜不自覺的打了個哆嗦。

他知道自家殿下肯定又想出什麼驚世駭俗的東西了。

…………我是分割線…………

感謝鴨鴨5號,逍遙聖君,炸天幫七天真男人幾位大老爺們的打賞!!!

給大老爺們再撅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