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有那麼多地方安置,一時之間李恪也沒了太好的辦法。

李承乾看完也沉默了,他雖然憐憫這群人,但也沒辦法。

一時之間兩儀殿除了李二和李淵的吃飯聲,便沒了其他聲音。

就在李恪思考到底要怎麼辦的時候,李承乾摸著下巴感慨的說道

“這些殘障軍士還算好的,至少還活著。

那些死去的,當初臨別一面,就成了最後一面。”

李恪聽後不自覺的點點頭說道

“是啊,這跟現在何其相似,有些人離別的時候,便是最後一面了。

都說家書抵萬金,不為過啊。”

聽到李恪的感慨,李承乾也是點了點頭,對於李恪能出口成章這件事,他一點兒也不意外。

李綱曾經就跟李承乾說過

“李恪的才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只是他自己不願意顯露而已。”

就在兩兄弟感慨的時候,李恪突然腦中靈光一閃,他抓住了兩個字

“家書。”

一時之間,李恪大腦裡飛速的開始運轉。

這讓他想到了後世,只要是華夏大地,郵政就都可以送達這句話。

想到這裡,李恪知道,他找到了破局的辦法。

於是興奮的抬起頭,想要跟李二和李淵分享一下。

可是當他抬起頭看向李二兩人時,發現四碗四兩大米飯,李二幹了兩碗。

李淵幹了兩碗,紅燒肉連湯都沒給他們留。

這就過分了啊。

還沒等李恪開口,李二率先說道

“恪兒可是想好了什麼辦法?”

李二說話前還不忘擦擦嘴,李恪翻了個白眼,不想跟李二計較。

於是說道

“爹,驛站大多建設在哪裡?”

李二被問的一愣,這是什麼問題?

但還是想了想說道

“驛站大多建立在交通要道和繁華的地段上。

畢竟是要傳遞軍報和重要資訊的,所以便利才是最主要的。”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李恪笑著說道

“爹,要不我們將驛站開到大唐各個角落吧。

只要是大唐的地方,哪怕是一個村子,也建立一個三五人的小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