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的話一落地,讓原本就安靜的場面,更加的落針可聞。

好一會兒李二才說道

“具體說說。”

李恪想了想說道

“可以在太極宮東北隅建立一座高閣,可分三層。

最高一層為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為功高王侯之臣,最下面一層則為其他功臣。

同時也可列當年天策府十八學士圖。

畫像可命刑部侍郎閻立本,閻大人前來創作。”

李恪的話讓在場的人眼睛都亮了,在他們看來,自己完全有資格進入這座高閣。

只是看自己能進入多少層而已,不過哪怕只是進入最低一層,那也是名留青史的榮耀啊。

而李二聽後,看的更遠,這不僅僅是名留青史,表彰功績的機會。

更是一個強調他李二皇權合法性的方式。

透過表彰功臣,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權威和統治的正當性。

而且這件事情傳出去,更能讓天下英才對朝堂更加嚮往,畢竟能登上高閣的,隨便一個都是名留青史之人。

在這一瞬間,李二福至心靈,開口說道

“不如這座高閣就叫凌煙閣吧!”

李二的話讓一旁的李恪一愣,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天意?

連名字都不用改的嗎?拿過來直接用。

而李二的話並沒有得到任何反駁,就連一向反對李二鋪張浪費。

修個宮殿都要彈劾的魏徵,都安安靜靜的站在一旁。

眼中滿是激動的神情。

話題到這裡,基本上也就結束了,因為李二已經給了最基本的論調。

建凌煙閣。

剩下的就是禮部,戶部和工部的事情了。

這些人為了名留青史,被世人記住,相信會盡心盡力的。

李二掩去眼中的精芒,伸了個懶腰說道

“好了,折騰了一夜,大家都回去休息吧。”

眾人雖然有些疲憊,但得知了凌煙閣的訊息,一個個可興奮的很吶。

但是李二已經發話了,自然不好反駁,紛紛說道

“喏。”

一場宴會在清晨散去,只留下打掃的人在收拾著殘局,證明著昨日裡的瘋狂。

接下來的日子,又迴歸了平靜,只不過凌煙閣的事情不知道被誰傳了出去。

引起了長安百姓的討論,同時也流傳著一首詩

“畫閣凌虛構,遙瞻在九天。

丹楹崇壯麗,素壁繪勳賢。

靄靄浮元氣,亭亭出瑞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