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資料室,李恪先是按照時間順序拿起年後的第一份資料。

“貞觀七年,一月初五,高建武去佛寺參拜。”

“貞觀七年,一月十八,淵蓋蘇文回國都,在府中閉門不出七日。”

這些資訊在李恪看來,問題不大,但淵蓋蘇文不像是會閉門不出的人。

所以李恪將第二條資訊單獨拿了出來,放在一旁。

繼續看下去,很多都是各地的訊息,有用的很少。

直到李恪看到這樣幾條

“貞觀七年,三月初三,淵蓋蘇文邀請高氏,樸氏,金氏等十幾個大小貴族與府中飲宴。

飲宴結束,又在書房密談兩個時辰,密談內容無從知曉。”

“貞觀七年,三月初十,高句麗東北部與大唐接壤之守將全部被換。”

“貞觀七年,三月十二,高句麗國都逮捕受賄者數十人,皆斬。”

接下來數十條都是關於高句麗突發的事情,但大多是處理一些蛀蟲,安定國家政治的行動。

這讓李恪心中越發的不安,因為一直到四月初,就再也沒見過情報上出現高建武的身影。

於是李恪繼續往後翻,卻發現整個高句麗國都竟然隱隱有淵蓋蘇文一言堂的架勢了。

因為一直到情報截止,再沒出現過高建武。

李恪手指在桌面上敲擊著,他在想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從情報上看,除了高句麗國都和邊境異常以外,其他地方都還好,只不過比以前嚴格了一些。

並不影響什麼,但這就很值得讓人琢磨了,他現在就擔心高建武出意外。

畢竟在原時空高建武可是聯合了大臣要殺淵蓋蘇文的。

只不過被淵蓋蘇文提前知道了,反殺了高建武而已。

那麼在這個時空,淵蓋蘇文搞出這麼大動靜,高建武怎麼會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於是李恪拿起一旁的鈴鐺晃了晃。

站在門外的小廝連忙走進來

“二首領。”

“去叫周掌櫃過來。”

李恪淡淡的說道。

“喏。”

很快周知明便跑了進來,躬身行禮後問道

“二首領。”

李恪皺著眉說道

“讓人給辯機傳信,問問高建武的情況,確認一下他們的安全情況和高句麗國都的具體情況。

我感覺高句麗怕是要發生大事了。”

周知明聽後不敢耽誤,答應一聲,便連忙去吩咐傳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