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娟娟明月如霜白(第1/2頁)
章節報錯
漫天的白雪被凜冽的冬風吹透,儼然如堅硬的石塊一般,堆疊在紫禁城裡各處。縱然是被奴才們掃了又掃,卻只是一重高過一重,巋然不動。也就是到了這樣的時候,瓦簷上的積雪最先融化,滴滴答答的順著捲翹的飛簷,一滴一滴,一串一串的落下來。
聽著這淅淅瀝瀝的聲音,便知,京城春已至,又到了百花齊放、萬物復甦的好時節。這樣的時候,風裡夾雜的都是些甜融融的暖意,禁不住惹人心花怒放。
太后倚在暖榻上,靜默的看著面前的蘭昕,目光從她的臉龐緩緩移動至腹部,笑意晦暗卻也明澈。“時間過得真是快,轉眼皇后的身孕也有九個多月了。大雪初融,路滑難行,要勞動你過來請安,哀家多少有些難安呢。”
蘭昕端起手邊香濃的芝麻糊嗅了一嗅:“皇額娘怎能這麼說呢。大雪初融,路滑難行是不假,但奴才們個個醒著神兒,多半是無妨的。其實路好不好走,多半是在人心而非腳下。倘若後宮里人人安守本分,臣妾便是真的沒有顧慮,而皇額娘您也能頤養天年了。”
也端起了手邊的芝麻糊,太后攪動了小銀勺:“這芝麻糊之所以好吃,是嫻貴妃有心,叫人現做現磨,又再小廚房裡熬煮好才端上來的。皇后嘗一嘗,必然叫你難忘。”
“嫻貴妃侍奉太后一向有心,臣妾自知有所不及。”蘭昕沒有客氣,用小銀勺輕輕舀了浮上的一層,慢慢送到自己的唇邊。“果然香醇軟糯卻不餬口,嫻貴妃真是有心。”
盼語立在一旁,動也不動,僅僅是維繫著得體的笑容。“都實臣妾的本分,臣妾理所應當如此。”
“皇上駕到。”李玉的聲音尖細而嘹亮,在此時想起,最合適不過。
說話的三人均是隱退了眼底的顏色,齊刷刷的揚起明媚的笑容。盼語乖巧的走到皇后身側,搭了把手,扶著皇后起身請安。
而蘭昕也絲毫不抗拒,就著嫻貴妃的手輕輕的福下身去:“臣妾給皇上請安。”
弘曆一進來,便自顧自的將皇后扶了起來:“朕不是說了,你身子重,這些禮節一概免除。朕與你是最貼心之人,且又是在後宮之中,何須如此。”
蘭昕面頰生緋,少不得頷首應是。
盼語也僅僅是笑著,沒有多說一個字兒。其實她也明白,說不說都無所謂,反正皇上也必然不想聽。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弘曆這才將目光移向太后,見太后著一身絳紫色的鳳袍,精神奕奕,他僅僅是凜然一笑。“皇額娘光彩照人,越發的神清氣爽了。兒子還擔心整個冬日困在慈寧宮裡,會悶壞了您。”
太后嗤笑,輕輕勾了勾唇:“皇上越發油嘴滑舌了,哀家這個年紀,哪裡還有什麼光彩。早就不及你後宮裡那些年輕的妃嬪了。對了,哀家也有許多日子沒瞧見令嬪了,她還好麼?哀家記得她入宮的那一年才十三,轉眼也二十有四了。”
“多謝皇額娘惦記著。”弘曆偏首一笑:“雅婷很好,越發的沉穩莊重了,假以時日,必然能幫襯皇后處理六宮事宜。多少也能減輕蘭昕的負擔。”弘曆有些多心,太后無端的提及令嬪,莫不是嫻貴妃從旁嚼了舌根。只是這樣的想法僅僅是在自己心裡一閃而過,他終究沒有表現出不悅來。
太后看了一眼皇上,又看了皇后一眼,終究還是沉下了臉來。“自從皇貴妃薨逝,哀家便覺得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誰知道後又出了張常在與秀貴人之事,讓哀家覺得心裡壓抑的慌。但終究是在年關之期,許多話也不便多說。
如今年關已過,新春來臨,哀家想傳慈雲庵上下比丘尼入慈寧宮,陪本宮誦經禮佛,為太清祈福,也為皇后祈福。哀家老了,也沒有別的心願,只是希望皇后能再度誕下嫡子,大清後繼有人。皇上以為如何?”
弘曆神情微有些涼,但終究還是點了點頭。
蘭昕順勢道:“多謝太后美意,祈福乃是好事,臣妾也願意隨太后一併為大清祈福。”
“你倒是不必。”太后關切的睨了皇后的腹部一眼:“待你平安誕下小阿哥,養好了身子,再親往慈雲庵還原不遲。眼下啊,沒有什麼比你的身子更要緊。”
“皇額娘所言極是。”弘曆對上蘭昕雙眸的時候,眼底流動著異樣的溫柔。
“是臣妾心急了,望皇額娘恕罪。”蘭昕柔婉的放低姿態,平心靜氣的笑了笑。她不過也就是這麼一說罷了,太后請比丘尼入宮祈福,聽著合情合理,但說起來卻很是奇怪。皇家祈福,向來由國寺主持領一眾僧侶入宮,可太后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