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雲御史而言,能用銀錢解決的問題,不叫事兒。

凌家一句話,他把帶到京城應急,現有的金磚,整整二十個紅木箱,按金磚規格,一層八塊,一箱六層,沉甸甸的,三輛馬車一氣拉到侯府。

凌老侯爺親自接待他去書房喝茶,凌驍是晚輩,老丈人來幫忙,沒有不露面的道理。

雲御史不能去後院看閨女,喝茶時面露愧色:“下官盡綿薄之力,只求家宅和順,子女平安。“

老侯爺哪能聽不懂話裡話,看著凌驍說,“我和郡主都喜歡雲琇,把她當自家人看。“

凌驍會意,連忙起身,對雲御史表誠意:“父親,女婿肯定照顧好琇琇娘倆,您只管放心。“

“我放心,放心。“雲御史笑道,“雲琇愛耍小性子,還請小侯爺平日多多擔待。“

轉頭又對凌老侯爺道:“若金子不夠,下官再取。不過需要時日,煩請侯爺替下官在李侍郎那邊說說情,大家同是一條船上,以和為貴才是。“

也別相互揪著把柄坑害對方,放眼整件事除了凌家大獲全勝,李家和雲家沒沾到好處。

雲御史從侯府出來時,悲涼嘆氣,有道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他是賠了女兒又折錢,堪堪躲過一劫。

李家更慘,李侍郎稱病長休,李牧在回老家的路上翻了馬車,連人帶車從山上滾下去,三日後才找到屍身。李妙瘋了一了百了,渾事不知,關在莊子上混吃等死。

邢夫人雖未被休,但所出的兩個孩子同時一死一瘋,她跟著去了半條命。

平康郡主倒是比之前容光煥發許多,請圈兒裡的各家夫人去暢春園吃茶賞菊,夫人們紛紛向她道喜。

有人問:“懷胎幾月了,四月有餘吧?“

郡主笑得合不攏嘴,“沒呢,下月十六剛滿四個月。“

“下月十六,近中秋。“另有夫人說,“聽說宮裡這次要大辦宴席,慶祝拿下巴爾喀什湖南面的頑疾之地,戰了七八年。可算有個結果。“

“也該有結果了。“平康郡主端著茶盞,收了笑,“我家驍哥兒是不成器,不然也要他隨軍走一趟,拿個軍功回來,老爺子臉上有光。“

“一根獨苗,別折騰了,“盧夫人看著她笑,“驍哥兒現在挺好,小夫妻新婚燕爾,你把人往哪指使都不合適。“

但此“夫妻“,不是名正言順的正妻正房,總有人多嘴,“郡主,前院有老爺們兒奔前程,可後院添丁添口,雜事瑣事指望不上他們,我們不是外人,說句大實話,長孫託生在姨娘肚子裡可不好聽。“

庶長子和嫡長子,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平康郡主也為此頭疼,“前兒個,驍哥兒找我說起此事,不知是他的主意還是我家媳婦想法,說等孩子落地,登入族譜,按嫡親血脈添他名下,日後再選良辰把媳婦抬正室,我尋思是個法子,就是亂了章程。“

反正凌驍向來不著調,夫人們心領神會相互對看,沒人搭腔。

一來知道郡主對兒子寵愛有加,二來雲家的背景,私下都打聽過,除了邢夫人二五眼,平日和郡主走得近的夫人們都知道揚州巡鹽御史上通兵部,下通鹽道商賈,年年鹽稅充納國庫,以備軍資。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雲御史小心駛得萬年船,上峰也願意從指縫裡漏財。

為官為臣講究一個“忠“,可帝王也得張弛有度,不能寒了眾人的心。

權力的博弈和平衡,是亙古不變的遊戲規則。

眼下,御史連嫡親閨女都搭進去,不免唏噓,再多銀錢買不來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想必有苦衷,而且起先是定國公府的盧夫人做保媒,她拿自己臉面舉薦的姑娘,抬成妾,不等於下她臉嗎?

內宅夫人之間言語稍有不慎,影響的是丈夫前程。

方才多嘴的那位意識到自己起錯話頭,忙低頭喝茶,生怕盧夫人發難。

“我家恆哥兒也是疼媳婦的,沒見他有驍哥兒上心,“盧夫人放下茶盞,依舊笑的和氣,勸平康郡主,“他二十好幾的人,頭回當爹,自然對孩子重視些,你疼他,他疼自己孩子,亦沒錯。“

“是呀,規矩人定的,“馬上有人見風使舵,“頭胎順順利利生兒子才是正事兒。“

於是一行人又七嘴八舌勸郡主不必在乎細枝末節。

唯獨盧夫人等眾人散去,兩人同乘馬車時,拆穿平康郡主心事,“別人不知道,我可瞭解,你心裡念著正妻還是京圈兒的好,體面。“

平康郡主沒說是也沒說不是,“驍哥兒不喜歡,我有什麼法子,我有心幫李家一把,爛泥扶不上牆的東西,臉都被他們丟盡了。“

“李家大勢已去,提他們作甚。“盧夫人說,“我要是你,橫豎由著驍哥兒去,小公母的日子是他們自己的事兒,再說多個能幹人幫你掌家有什麼不好。“

“你家瓔丫頭有能耐。“平康郡主嘆氣,“我見琇丫頭和她姐姐脾性不一樣,怕是降不住侯府那些老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