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妾無需蓋頭,霞冠墜珠簾,擋住臉便是意思。

秋風蕭瑟,雲琇出轎時,玫紅的喜服被吹得揚起,環佩叮噹,侯府門前的落葉打著旋兒落到繡鞋邊,踩上去發出輕微的咔呲聲,寓意不好。

“大奶奶慢點。“春柳不敢喚她“姨娘“,小聲道,“侯爺在門口等您。“

雲琇抬頭,凌驍雖未穿喜服,但一身玄色滾邊暗紅長褂,束腰,英氣挺拔,負手而立地看著她。

兩人臉上都沒笑,她跨過門檻的剎那,他伸手從春柳手上接過。

雲琇低頭,輕聲說句“有勞侯爺“,而後從垂花門入前院,再到後院,一路無話。

“我帶你去佈置好的新房,“凌驍走在抄手遊廊裡才想起來,“你換身衣服,父母在正堂等你敬茶。“

按習俗,這種事應該大婚時,由男方家主母身邊的老媽媽引路,把新娘子帶到洞房。下人們端來桂圓、紅棗、花生、百合等,每吃一口,便有人喊“早生貴子“、“瓜瓞延綿“、“和和美美“的吉祥話。

不過現在用不上了,凌驍親自來接,臉面十足,放眼整個京城,也沒有這樣的特例。

“你沒話跟我說嗎?“雲琇換完衣服,拆了頭面出來,凌驍問她。

雲琇想了想,抬頭道:“我頭三個月已過,可以行房。“

明知他想聽的不是這個,凌驍皺皺眉,“走吧。“

正堂上座平康郡主和凌老侯爺正襟危坐,屋中央備好蒲團。雲琇按規矩敬茶,改口“父親“、“母親“,郡主叫婆子送上一對鎏金白玉盞,象徵“金玉良緣“。

“好孩子,快起來。“平康郡主叫人扶雲琇坐下,轉頭對老侯爺笑道,“她就是雲御史的嫡親閨女,恆哥兒媳婦的親妹妹,在家排行老八,江南姑娘長得精細,看著怪疼人的。“

老侯爺嗯一聲,眼帶笑意問:“你父親這幾日可寬心了?“

雲琇點頭,恭恭敬敬答道:“回父親母親的話,家父近來了了心事。氣色好許多,日日唸叨多虧您二位照拂,還說改日登門致謝。“

老侯爺又問:“你覺得委屈嗎?“

雲琇搖頭:“不委屈,媳婦心甘情願跟著小侯爺,為奴為婢也願意。先前媳婦壞了規矩,承蒙父親母親開明,如今得償所願,有個名分便知足了。“

平康郡主見自己兒子臉上神色不對,忙打圓場,“侯爺,人見了,茶也敬了,她現在不是一個人,讓驍哥兒帶下去歇息吧。“

老侯爺說好,二老起身離開,凌驍和雲琇站在屋裡行禮恭送。

平康郡主陪老爺子回前院書房,嘴裡念著,“您方才那番話不是戳人肺管子嗎?嫡親的姑娘哪個不是嬌花似的養大,抬了妾,您問人委不委屈,二五眼才說委屈。“

“我想看看那孩子心性。“老侯爺走到荷缸旁,撒把魚食,“還成,你兒子沒白長眼睛。“

“妾身替驍哥兒把關,自然是好的,“平康郡主叮囑,“總之您這幾日見人孩子別問有的沒的,有孕的女子最敏感,多問幾句問哭了,小心把孫子哭沒了。“

“哪那麼嬌弱。“老侯爺嫌煩擺擺手,“行了行了,你該約誰喝茶趕緊去。“

平康郡主今天了了大心願,雖說各種原因沒能如願娶正室兒媳,這個妾室帶著大孫子進門也不算遺憾。

她心情頗好,轉去看小兩口。

凌驍挺緊張,問:“爹對雲琇還滿意吧?“

“滿意。“平康郡主拍拍他胸口,示意安心,“你爹那人你還不知道,面上不表露而已。“

“那就好。“凌驍鬆口氣,支走郡主,“娘,今兒你也累了,先回屋歇著吧,我們餓了叫小廚房送飯菜,您甭管了。“

郡主哪能不知道兒子心思,千叮囑萬囑咐:“如今琇丫頭是有身子的人,你別胡來,聽見沒。“

“知道了,知道了。“凌驍巴不得平康郡主快點走,“您今兒怎麼沒約人喝茶?平日兒子想見您一面都難。“

平康郡主立刻板起臉:“喲!你們還真是爺倆!都急著趕我走!“

“趕誰,兒子也不敢在郡主娘娘頭上動土。“凌驍把她送出院門,心裡急,嘴上貧,“兒子先回屋,就不送娘娘了。“

平康郡主擺手:“去吧去吧,有了媳婦忘了娘。“

凌驍哈哈笑,轉身嘴角就沉下去,他頭一次覺得累,心累。

雲琇把春柳支走,一個人坐屋裡,見凌驍進來,起身端茶過去,自顧自說:“我聽我姐說,宮裡規矩,大婚那天不行房視為不吉利,宮裡最為講究,我覺得也該講究。“

凌驍皺眉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