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福小跑進殿,跪安後,稟報:“皇上,太皇太后的人方才來報,說忠毅侯的夫人已經進宮,不過??“

景文帝抬起眼眸,“不過什麼?“

汪福老實回答:“不過就一人,未帶孩子。“

“哦?“景文帝尾音上揚,半笑不笑擱下筆,“皇祖母同意了?“

汪福點點頭:“說是兩個孩子夜裡病了,不方便外出。“

“夜裡病了?“景文帝冷哼,“病得好巧。“

“可不是,“汪福順話道,“奴才也覺得蹊蹺,只怕凌家有所防範。“

“防範?“景文帝微微迷眼,眼底透出寒意,“所以謝宗仁登門拜訪,目的昭然若揭。“

“奴才愚笨,不敢妄斷,“汪福揣測聖意道,“可謝大人前腳和離,後腳去侯府,是何用意,奴才想不透,莫不是另尋靠山?“

景文帝不這麼認為:“謝宗仁做駙馬幾年,豈是一個和離能脫身?與其說另尋靠山,不如說找好退路,比起敏太妃,投靠朕更為妥當。“

汪福想想,是這個理兒,趁機表忠心:“謝大人想脫離太妃娘娘投靠您,如何證明他真心實意,皇上不可大意。“

“人心難測,真心實意的少,虛以為蛇的多,他們看中什麼,朕給什麼,“景文帝略微沉吟,“你傳謝宗仁覲見,順便再去趟壽康宮,告訴皇祖母,先拖住人,朕另有安排。“

汪福領命。

前後不過一炷香的功夫,謝宗仁出現在御書房內。

??

與此同時,雲琇在太皇太后面前如坐針氈。

她不知道太皇太后想什麼。從堂會開始一直唱到現在,唱完兩段落,老人家除了看戲一言不發,她很想走,看眼旁邊嬤嬤,嬤嬤熟視無睹。

雲琇只能繼續等。

等到第三段戲唱完,太皇太后才緩緩開口:“怪無趣的。“

話音剛落,幾個戲角兒面面相覷,紛紛跪拜,大有謝罪的意思。

“都起來吧。“太皇太后表情懨懨的,“唱來唱去就那些,聽膩了,還不如九皇子在這兒熱鬧。“

言下之意,責怪雲琇沒帶孩子來。

“是怕過了病氣給您。“她低眉順眼起身,準備跪拜謝罪,被太皇太后攔住。

“成了,不講虛禮,“太皇太后慢悠悠道,“郡主身體可好些?“

雲琇一五一十回答:“還是老樣子,太醫院的大夫看了,城裡名醫也看過,都說想治根兒難,主要靠養。“

太皇太后嘆氣:“年紀大了,毛病多,在所難免。“

一旁嬤嬤附和道:“奴才在中秋宮宴見過郡主娘娘,眼見氣色大不如從前。“

“這都是命。“太皇太后又是一聲嘆,轉頭問雲琇,“你家二小子叫什麼?“

雲琇:“回太皇太后的話,單名一個凡字,凡間的凡。“

“凡間的凡,“太皇太后似乎會意,笑道,“誰取的名字?“

雲琇說:“民婦淺陋,想不出深刻字意,只願孩子平安一世,平凡順遂就好。“

太皇太后嗯一聲,對旁邊的嬤嬤說:“聽聽,聽聽,這才是真正為母之心,不求富貴只求平安。“

嬤嬤們連連附和,雲琇應景地笑,卻不弄不清太皇太后寓意何為。

太皇太后笑了會,嘴角漸漸沉下去,又開始嘆氣,“如今宮裡就差這點真心。幾個皇嗣還小,太師太傅管不住,哀家尋思找幾個官宦子弟陪讀興許有起色。“

雲琇聽這話也很想嘆氣,無論陪讀還是別的目的,官宦子弟就愛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