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必須活下去(第1/5頁)
章節報錯
覃英覺得他痴人說夢:“護你走?“
他冷笑:“謝駙馬修城修一半跑了,京城責問起來,如何應答,你教教我?“
謝宗仁不惱,反問:“覃大人,我若死在陽關,上峰責問,又該如何作答?“
覃英被他噎個正著,謝宗仁接著說:“不是我未雨綢繆,請凌家幫忙,現在就是一具屍體,大人怕是忘記,我家父謝監察因公殉職,皇上何等震怒,若重蹈覆轍??“
“行了,行了,“覃英沒功夫跟他打嘴巴官司,“我不攔你,但必須拿通牒文書,陽關不是菜市口,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夠燒燬兩成帳篷,覃英作為駐守統領,恢復秩序,重建營地已經夠焦頭爛額,他沒空理會也不屑言官,公事公辦,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謝宗仁想到覃英不好說話,沒想到對方拿通牒文書說事,新城的臨時衙門設在離此地最近的酒泉縣。也就是說,想走,先去酒泉辦了文書,再回來交由覃英,確認無誤,方可放行。
如此來來回回折騰,一點熱乎勁兒早折騰沒了。
不僅如此,此地到酒泉,途徑地廣人稀,放眼綿延數里大漠黃土,連牲口都難見,何況人。
倒是殺人越貨的好地方。
謝宗仁自然不會拿性命冒險,退一步商量:“覃大人按章程辦事無錯,在下手頭公務緊,可否請凌家人代勞跑腿。“
覃英打心底想他快走。既然對方想轍離開,何不送個順風人情:“可以,謝駙馬何時拿來文書,我何時放行。“
謝宗仁為了這句話,回到帳篷裡,收拾好細軟,一邊搬家一邊將私章及昨夜經歷寫成書面報告,叫家兵中一人帶去酒泉。
酒泉離新城快馬來回一天足矣。
謝宗仁坐在新帳篷裡發呆,等到天黑,對方才從臨時衙門拿回通牒文書。
“駙馬爺,這是您要的東西。“家兵從外面風塵僕僕進來,來不及喝水,便把文書雙手遞上,“一切辦妥,隨時可以出發。“
謝宗仁拿過文書看了眼。反而不慌了,推過去,說:“你現在去覃大人營帳,要份簡易的地圖,我們先備好路線。“
家兵領命出去。
覃英有求必應,謝宗仁盯著手畫的地圖思忖到半夜。
過了酒泉縣便是河西走廊,這段地域全是山路,地處偏僻,當中經過武威鎮,再往東疾行三天兩夜,才能到長安城,西北最大最繁盛之地,而後背上途徑平陽、真定,離燕京就不遠了。
謝宗仁想,如果他是對方,要殺朝廷命官,會選什麼地方?
河西走廊是個絕佳的動手地點,另一個是武威鎮,說是城鎮,其實是關內關外走商的臨時補給點,魚龍混雜,死個把人不足為奇。
他是行動派,想好,絕不拖泥帶水,不顧夜寒風大去找覃英,“覃大人的人可否送我至長安城?“
只要出具駙馬身份,各大城鎮府衙不敢怠慢。
至於覃英,按章程送到河西走廊,就算完成任務。
果然他猶豫道:“謝駙馬,駐軍人手有限,我已經通融你一次,何必強人所難。“
“覃大人,“謝宗仁不疾不徐道,“河西走廊幾十裡山路,太容易遭人埋伏,在下只求活著回京,不敢為難大人,還請三思。“
覃英想了想,“護送沒問題,最多派一路小隊跟隨,多的人手沒有。“
小隊最多十五人,說保護起不了多大作用,可他們是朝廷派去臨時駐守,最終要撤回燕京,與地方軍不同,他們出示佩刀和令牌可直通都城,無需任何通關文牒。
多少有些震懾力。
謝宗仁死馬當活馬醫,沒再提更多要求,轉身回自己營帳,叫來年長的凌家家兵,拿出自己私章,低聲說:“你是凌家人,不受限制,今晚出發回京,將章子交由雲夫人,就說我最多支撐到武威。“
家兵一怔:“駙馬爺,您方才還跟覃大人說護送到長安,怎麼改地方了?“
“那是掩人耳目,“謝宗仁嘆氣搖頭,“昨天一鬧,軍營裡不安全,我不敢相信任何人,殺我的人沒得手,還會捲土重來,根本不會讓我抵達長安。“
“小的走了,“家兵果斷告辭,“請駙馬爺多加註意,一定堅持到我們來救您。“
謝宗仁拱手作揖,目送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