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清素噯一聲,心思大奶奶興許真想通了。

平康郡主見兩個媳婦和睦,不在憂心,眼見到了約人摸牌的時間,說了幾句體己話打發人走。

回去時,雲琇和覃清素不同路。春柳跟在身側,主僕倆一路低聲揚州話。

春柳說:“大奶奶,人都備好了,找的新面孔,隨時聽您差遣。“

雲琇沉著臉,抬起手,“不急,我今兒去前院書房看看,再決定。“

老侯爺最近忙著替凌驍周旋,書房總有賓客。

雲琇守在小院外,等管事送走客人,才去敲響書房的門。

老侯爺肅穆道,“進來。“

雲琇推門,從門簾後探出頭,輕聲細語問:“父親,媳婦叨擾片刻。“

老侯爺一看兒媳來了,換了笑臉:“雲琇啊,外面冷,進來說話。“

“父親,凌驍說您近日忙,媳婦特意給您煲了參湯,“她喚聲春柳,又親自接過燉盅,穩穩放在案桌上,揭開蓋子,鮮香撲鼻,“媳婦用雞湯吊底,江南做法,講究清鮮二字,父親嚐嚐。“

平康郡主成日出去喝茶,時間久了,早忘了如何體恤男人,前院管事伺候再周到,不如女子細緻。

雲琇圍轉打量成排鳥籠,打趣道:“父親,媳婦發現您又多了只寶貝,在籠子裡跳來跳去,怪活潑的。“

“恆哥兒送的。“老侯爺喝湯,樂呵道,“你喜歡哪隻拿去,放屋裡玩兒。“

“媳婦不奪您心頭好,“雲琇敲敲籠子,一邊逗鳥,一邊好似不經意說,“父親,媳婦有個愚見,就怕惹您不高興。“

“你說。“

“媳婦見您成日忙進忙出,不忙的時候就在書房窩著,沒人陪您說話,不悶嗎?“雲琇嬌憨道,“要不找人來給您唱個小曲兒什麼的,解解乏也好呀。“

老侯爺笑笑,沒說好也沒說不好。

平康郡主從垂花門經過前院,已經第三次聽見書房傳來餘音繞樑的婉轉歌喉。

她問身後的婆子:“誰找來唱小曲的?“

婆子垂手恭立:“回郡主娘娘的話,大奶奶請來的,說是小侯爺的主意。“

平康郡主奇怪:“驍哥兒的主意?他不是說最近樞密院忙,還有心思想到他爹。“

表面不在意,可心裡多少不舒服,老爺子不愛花紅柳綠的人,怎麼也聽起曲子,還把人請到家裡。

一旦起念想,必然會注意。

平康郡主第二次唱小曲的姑娘,是在書房外的門廊下,這次對方沒唱,而是端著燉盅,嗓音清甜道,“侯爺,奴家進來了。“

然後她眼睜睜看著老侯爺掀開門簾迎人。

平康郡主當下臉都綠了。

她想過破門而入,可習慣大家氣度,被人捧慣的“郡主娘娘“,為了臉面,氣急敗壞回到自己暖閣,坐在榻上,手指發顫指著外面:“去,給我把雲琇找來!現在就去!“

婆子們噤若寒蟬,約莫一盞茶的功夫,雲琇踱著碎步進來,福禮請安,“母親,您急著叫媳婦何事?“

“何事?!“平康郡主疾言厲色趕走所有下人,斥責道,“你安的什麼心,給你父親安排什麼東西?!勾欄瓦舍下三濫玩意兒也敢入侯府!“

“母親您看見了?“雲琇一副意外又驚訝神情,期期艾艾說,“媳婦聽小侯爺的主意,至於其他不該不知。“

她欲說不說,遮遮掩掩的態度更讓人往壞處想。

“你說是驍哥兒的主意?“平康郡主冷笑,“當我好誆騙,他平日胡鬧歸胡鬧,絕不敢動心思到老爺子頭上,除了你的餿主意,誰敢這麼大膽?“

“母親,媳婦真的冤枉,“雲琇趕緊跪地,低眉順眼道,“上次惹母親不快,媳婦在祠堂痛定思痛,洗心革面,換以前斷不會替覃姨娘說話,如今只想管好後宅,伺候好公婆,照顧丈夫孩子,旁的一律不敢多想。“

她最近確實乖巧又懂事,平康郡主叫婆子盯了幾天,沒發現任何不妥。

平康郡主眯了眯眼,咬牙切齒,“成,你說是驍哥兒的主意,你等在這裡,等他回來對峙。“

雲琇不言不語站在角落,從未時站到申時,直到屋外響起匆忙的腳步聲,廊下婆子道:“郡主娘娘,小侯爺回來了,正往這邊趕。“

平康郡主淡淡嗯一聲,氣惱瞪著雲琇,“你現在承認來得及,若讓驍哥兒戳破,我拿家法伺候。“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雲琇愁眉不展,“母親既然不相信媳婦,就讓小侯爺證明,還媳婦一個清白,還母親一個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