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有人支援和撐腰,似乎重新找到主心骨。

她想,李牧說得對,沒退婚前,平康郡主滿意她,有幾次她被氣哭,還是郡主出面訓斥凌驍。而且她打小就是忠毅侯府的常客,誰喜好什麼,她不敢打包票全部知道,但一兩樣投其所好沒問題。

如是想,李妙自慚形穢先前格局小了些,難怪凌驍說她不局器。

她思考兩日後,找邢夫人聊了聊。

邢夫人對女兒的轉變頗為意外,但一想到掌上明珠為了孃家犧牲,心裡不捨:“妙兒,你哥哥的話不可不聽,也不可全聽,要因為喜歡凌驍,與人長相廝守,母親願意成全你,可不代表李家非要攀他們一門的高枝。“

李妙卻搖搖頭:“母親,我想了一宿,事到如今,想和凌驍毫無嫌隙和好怕不能了,但您要女兒放棄,女兒不甘心,您何時見過凌驍為哪個姑娘剝板栗?可為什麼對我不好?我是他表妹,自小玩到大。又有過婚約,可謂親上加親,難道還抵不過一個外鄉姑娘?“

邢夫人是過來人,男女之情通透得很,她嘆口氣,有一瞬想打退堂鼓,可又不忍告訴李妙真相,“罷了罷了,你容我想想。“

不過邢夫人自己也承認,對李牧的仕途最有幫助的還是凌家,兒子雖為武官,但她和天下父母一樣的私心,不希望兒子上沙場拼個你死我活,光想想就肝顫兒。

“郡主。一晃驍哥兒二十幾了吧,“邢夫人隔日送了拜帖,下午到侯府陪平康郡主吃茶,“妙兒她大伯家么兒子,今年十八,前兒個親自來報信,請我和我家侍郎大人喝滿月酒,我去了,大胖小子麵人兒似的,白白淨淨,別說多招人愛。“

“是嗎?前些時沒聽你提過,“平康郡主面上端著,心裡痛,她是岸上人急。河裡人不急,“你既說了,改明兒我叫人備禮送去。“

邢夫人忙起身蹲安:“得郡主掛心,是那孩子的福氣和造化,民婦替李氏滿門感恩郡主。“

“你在我府上,不必虛禮。“平康郡主叫人扶起邢夫人,“人孩子十八歲當爹,我家驍哥兒那程子成天鬧得要出去打仗,第一年壓下來,第二年比頭年鬧得更兇,老侯爺眼見管不住同意了,一去少不得三五個月,人是全須全尾回來,可該耽誤的還是耽誤了。“

若兩家抓緊時間把婚事辦了,現在不說滿月酒,興許老二都懷上了。

邢夫人聽出話裡的怨懟,臉一陣紅一陣白,硬著頭皮道,“驍哥兒是小爺,正值年輕,哪談得上耽誤,再說有郡主在,攀親的門第排到十里長街,您和凌老侯爺講究,對兒媳挑了又挑,也是情理之中是事。“

平康郡主懶懶哼一聲,端起手邊烏梅露抿小口,淡淡道:“我家驍哥兒不愁找不到姑娘,但缺個管家的,自然要謹慎些。“

不也是李家一手釀成的?

邢夫人這程子沒少受郡主怨氣,為了李妙,決定搏一把,“之前齊三奶奶的妹妹跟您同席看過馬球賽,那姑娘我見過,水靈標緻極了,我合計來者是客,趁這幾日涼快遊湖賞花,我家妙兒也多個玩伴。“

以退為進,把李妙推出去,若平康郡主顧念兩家表親情誼,李家勝算很大。

平康郡主哪能看不懂邢夫人的打算,她藉著去定國公府與盧夫人見面,說起這事。

盧夫人一副慈眉善目的笑容:“這有何難?你要不想與李家糾纏,又不想傳出去被人詬病侯府愛計較,我倒有個法子。“

平康郡主問,“什麼法子?“

盧夫人賣關子:“到時你就知道了,保準叫李家知難而退。“

遊湖賞花的熱鬧可大可小,盧夫人做東,約平康郡主、邢夫人,李妙和雲琇,一行五人,雲瓔擔心自己妹妹吃虧,想去被她攔了。

“雲丫頭,你過來。“涼亭裡的過堂風帶著水氣的涼爽,盧夫人一團和氣朝雲琇招招手。

雲琇起身走到她面前,盧夫人拉起她的手,輕拍下,“到底江南的水養人,你們看這嫩蔥白似的小手,多好看。“

李妙悄悄剜一眼。

邢夫人乾笑兩聲,附和道:“可不嗎,齊三奶奶嫁過來那會,恆哥兒的眼睛都看直了。“

“那猴崽子可算有人管著,“盧夫人笑著打趣,話裡有話看向平康郡主,“郡主肯定也著急找個人管著驍哥兒,這做母親的心天下都一樣。“

平康郡主笑容淡然,嘆口氣,“我沒你好福氣,得個賢內助的兒媳。“

“瞧你這話說的,福氣就在眼前,“盧夫人又叫李妙過去,“這孩子我頂喜歡,也會長,白淨嬌俏,要長得跟李牧一樣,邢夫人怕要操碎了心。“

平康郡主第一個笑出聲:“你做姑娘那會多說句話都臉紅,現在可了不得。“

邢夫人賠笑著,沒覺得這話是表揚她家的兩個孩子,說李牧長得醜就算了,現在把李妙和雲瓔比在一塊,給平康郡主挑貨似的,這下凌家裡子面子全找回了。

盧夫人始終笑得和氣,叫人端來兩隻茶盞,對盧夫人和平康郡主說:“年年我自己漬的烏梅,一個月的時間剛剛好,味道比去年甜些。“

而後對看向李妙和雲琇:“快端去給兩位夫人嚐嚐。“

兩姑娘同時應聲,按理烏梅茶是消暑涼茶,但云琇拿起茶盞時不由蹙眉,茶盞裡近乎快滿的滾燙開水,隨著起落濺她手上,頓時燙紅一片肉。

而三位夫人似乎並不知情,依舊談笑,她咬咬牙,忍著疼把茶盞穩穩擱在平康郡主手邊,輕聲提醒:“郡主,天熱水燙,您慢些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