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快步前往太極宮中。

而此時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兩人在朝堂之上。下面的是文武百官,一般情況之下,這些文武百官是不會一起來的。

特別又是下午時分,這個時候,不應該啊。

當李承乾一進入其中的時候,所有人都行注目禮。

因為他的到來,讓得人們似乎看到了希望。

只有他的到來,才能讓人們感覺到心安。

“兒臣拜見父皇、母后!”

李承乾如此道。

同時文武百官亦是與之行了禮。

“參見太子殿下!”

至於為什麼,他們會行禮?

那是因為他們尊敬於李承乾,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僅次於李世民。

甚至在外交上面,他還要更勝於李世民。

這也是人們心中所想的,並沒有讓李世民知道。

李世民揮揮手,示意他不必多禮。

李承乾又是說道:“不知道父皇尋兒臣來所為何事?”

他看了看四周的人們,每一個人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那一定是有大事了,且自己還剛有了第二個孩子,一般來說,不會讓他過來的,現在卻讓他來,一定是有原因的。

而且這一件事,指不定是關於大唐的未來。

李世民示意房玄齡說。

房玄齡這才說道:“是這樣的,近一段時間我們收到了靺鞨的訊息,是從秦將軍那裡傳來的,近來,靺鞨聯合高句麗等試圖侵犯於我大唐領土,而在今天,從新羅那裡傳來訊息,稱靺鞨、高句麗與百濟試圖以三國聯合之,對他們進行剿滅。”

果不其然,真的是與大唐有關,還是關於大唐邊疆的事。

這事是真的大,關於自己領土的事,是主權的事,是大事,他是不允許敵人在自己土地上面撒野的。

新羅如果被滅的話,那就不好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現在的新羅等同於一個據點,自己的據點沒了,就完了,整個東邊的局勢要控制的話,就沒有那麼快了。

大唐想要控制東邊,還得讓新羅來一起。

就像他治理突厥與吐蕃一樣。

突厥人現在已經慢慢的進入了軌道之中了。大量的肉類供應,大量的牛也是幫著大唐農業不少忙。

如果加上吐蕃的話,那一切只會更好。

這就是貿易的多樣性,各取所需。

在自己本國之中貿易,可以省掉不少的麻煩。

也可以隨時抽調自己的資源來完成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