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往常一般的進行著,應該投入的投入,生產的搞生產。

直到這天,有小黃門前來稟報。

“太子殿下,槍械武器研究所傳來新訊息!”

就在前一段時間,當燧發槍研究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李承乾開始將核心人員分離,歸類到了槍械武器研究所中,僅僅是留有一些核心的人員,由他們來研究槍支。

為的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使得一些機密性的東西不被外人得知。

“本王知道了。”

完後,李承乾便獨身前往槍械所的方向。

現在可是關鍵時候,真能生產出來,那未來大唐將更加強大。

當他到達之時,便有一人迎了上來。

“李開,那槍支的結果如何?”

李開是李氏之中不多見的聰明人,被李承乾給招到了這裡當總負責。他也沒有讓李承乾失望過。

李開道:“太子殿下,已經造出第一批,大概十把燧發槍!這裡是火藥和鉛彈!”

燧發槍便是李承乾給的定義,他採用的燧發槍乃是米尼步槍,子彈採用的是鉛彈。

為什麼是鉛彈?而不是鐵彈與銅彈?

那是因為鉛這種金屬密度過於大,所以不適合製造成為近身武器,而且鉛礦的開採和利用也沒有鐵和銅要來的更加簡單實用一點,所以製造成為遠端攻擊性武器的彈藥是最為合適的。

因為它本身在其他方面的利用價值並不大的,而且極大的密度還能使得其在裝填彈藥時更加的方便快捷。

而如果要用一些比如鐵和銅這樣當時大量開發的金屬,不但削減了它們在其他領域的應用。而且作為打出去了不可回收的子彈來說,用銅和鐵對於這個時候的經濟也是會在成極大負擔的。

這些都是有源由的,並非平白無故就造成的。

李開順手拿出了一把燧發槍,可以看出,這一把槍已經初具現代步槍的雛形。

他有些激動了。

“這步槍射程多遠?”

“經過測算在一百丈左右!”

李開回答說。

一丈三米多,一百丈也就是三百米左右,當時弓箭的射程只有一兩百米已經是頂天了,且弓箭的箭重量要遠高於鉛彈,體積更是高出非常多,它受到環境影響更大,準頭上根本就不能和子彈比。

李承乾心想,如果有足夠多數量的燧發槍,那麼就可以在這個時代橫行霸道。

專治各種不服氣!

“來,你試試它的威力。讓本王看看威力如何?”

燧發槍雖然造了出來,可是還得試驗一下它的威力怎麼樣,這可不是開空頭支票的。

“是!太子殿下請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