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時間內突厥人又開始不安生了,因為冬天一過,被封的山滿滿的解了封,同時他們對於大唐邊境也產生了威脅。

鐵路雖然有造,可是要造到與突厥的邊疆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因此李世民將秦瓊又派了出去。

以他鎮住,這涼州根本是一點事都沒有的。

雖然這麼講,但是李世民卻是沒有半點安心。因為有些事情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他心裡沒有個底啊!

這一天,他在太極宮中上完早朝之時,便有房玄齡上前道:“陛下,秦將軍已經到達涼州,但是因為化冰的原因,造成一路突生大河,其中有一條大河阻止了我們將糧草運輸至涼州的路。其水流湍急,船過不去。”

能拿上臺面的一定是不得已的事,是大事。

李世民問:“如果走其他路呢?”

“這個我們也想過,其他路每一趟需要多走十日,那一條路是最快的存在。”

“那大河何時趨於緩和?”

李世民再問。

畢竟,秦瓊帶著大軍去了之後,後方需要大量的補給,不然萬一被突厥人知道涼州後方補給吃緊的時候,恐怕會對大唐軍隊不利。

而現在李承乾的鐵路只造了百來公里,明顯鞭長莫及也!如果有鐵路的話,納那麼就不是事了。

“這個,大概還要一個月時間。慢的話,有可能兩個月。”

太長了,唐軍根本就等不到那個時候。

杜如晦說道:“陛下,如是這樣的話,若是讓突厥人知道,恐不好。而我們想補給突利的據點也在涼州,所以這個得想辦法才是。”

李世民想了一會,問道:“眾愛卿,你們覺得如何?”

這個問題一出,官員們便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有人主張等待,時間到,水自然小了。而還有些人則是想繞路而行。畢竟補給不能斷,會影響士氣的!

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兩個方式都不好,一、敵人可不會等待你,第二繞路相當於還要多花十數天的時間在路上,這其中會突生一些不可預見的事。

可是又能怎麼辦呢!不是一就是二,沒有第三種方式了。

每當這個時候,李世民總會想起李承乾。

“或許可以讓太子殿下來解決!”

有人提議道。

而今天李承乾又不來上朝。

於是李世民他有些不開心的問道:“高明何在?為什麼沒有來上朝?”

長孫皇后道:“高明此時在東宮之中。”

“這孩子,作為尚書令,怎麼就不上心!天天就知道陪著妃子玩,朕想不通!真的不知道之前的決定是對是錯?”

從李世民的話可以聽出,他對於鄭麗琬的事,依然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