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這……”

“劉弘基,你讓一讓!”

李承乾毫不客氣的說道。

“8太子殿下這……”

“嗯?你聽不懂本王在說什麼嗎?”

“這……是”

這下中年男子那一邊的人們,便開始表現得十分的喜悅。如此說來,這個太子殿下極有可能要替他們作主。

“太子殿下,老臣還有事,先離開!”

劉弘基說完正要離開,卻被李承乾給叫住!

“站住!本王讓你離開了嗎?”

事情沒弄明白前,這貨怎麼可能離開。

那劉弘基直接無語。只好站在那裡,整個人懵然。

他的隨從看著他一副束手無策的樣子,表情呆滯。這還是國公嗎?在太子面前屁都不敢放!

李承乾的做法讓劉弘基很沒面子,就算李世民也不敢這麼做,他李承乾竟然敢!

李承乾沒有理會他,而是走向了中年男子。

問:“你叫什麼名字?”

中年男子,直言道:“太子殿下,末將常何!”

當李承乾一聽到常何的名字時,便覺得十分熟悉。

為什麼呢?可以說,如果沒有他,李世民還當不上皇帝。

當年,常何在玄武門之變中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經玄武門入朝後,將玄武門關閉,阻隔李建成李元吉的手下進入救援,間接保證了李世民除掉李建成李元吉,而成為太子。之後才能登上皇位。

那就證明這貨的重要性還是有的,所以李世民給了他一箇中郎將。可最近以來他也沒能有大貢獻,所以一直在這個位置徘徊。

想到這裡,既然是他,那麼還會涉及到另一個人。

當時落魄的馬周。

馬周是何方神聖?

那是一個被李世民四次邀請的存在啊。

貞觀五年(631年),李世民令百官上書談論朝政得失,常何因是武官不涉獵經學,馬周便為常何陳述合乎時宜的事二十多件,叫他奏上,事事符合旨意。李世民懷疑常何有這樣的才能,詢問常何,常何說:“這不是臣所能寫出的,是家客馬周草擬的。他每次和臣談論,無不以忠孝為宗旨。“太宗當天召見了馬周,在馬周尚未到達期間,皇上四次派人催促。待到馬周拜見後,太宗和他談論得非常高興,令他在門下省值班侍奉。

他最後也是扶搖直上,一直當到了唐朝的宰相,對於大唐的貢獻可謂是十分之大啊。可以說是一個大人才啊,如果能為自己所用,那麼定是十分之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