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承乾並沒有上朝,而是在東宮之中的印刷間中研究關於紙幣的材質與印刷方法。

底下的人全是工匠。

“這十種紙張每一種各印一小批出來看看,如果出現暈墨、字跡不清等,直接廢棄重來。”

有人問:“太子殿下,為什麼要這麼嚴格,大唐日報的內容也沒有這麼嚴格啊!”

他的問題被其他人贊同。

“你問得不錯,為什麼嚴格,那是因為這涉及到民生的一切,誰肯要一張若干年後褪色的紙幣?誰肯要一張用沒幾次就爛掉的紙幣?我要你們做這些紙幣至少要存一百年!”

李承乾的決心明顯,一百年並不難於實現,只不過需要探索得久一些罷了。為了能達到最好的結果,多花點時間又算什麼呢?

眾多工匠你看我,我看你的,如果像李承乾這麼一說,似乎也是沒有毛病。

往後,他們自己可是也會用到這些錢的,所以做好一些,也為自己減少損失。更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做了要積功德的。

“明白了!”

眾人齊聲。

“好了,接著來吧,務必快些,畢竟時間不多了。爭取兩天後開始大批次生產!”

李承乾說的時間是自己的時間,總是卡在這個點上,對於他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的。

大唐要強,他也會著急的。

眾人應了是。

而李承乾則是出了印刷間。

這一出印刷間,管力士便迎了上來。

“太子殿下,您原來在這裡啊,陛下有事相尋!”

李世民在這個時候找自己?一定是有特別重要的事才對。

要知道,他前幾天就和李世民說起,這一段時間他要在東宮之中,好好的研究紙幣。

這才幾天時間,就有事要找他。

“在哪裡?”

“上早朝!”

現在早晨已經過了四分之一的時間,早朝應該是要上完了才是,這個時候讓他去?搞什麼?

但嘴上還是說道:

“好了,我知道了,我這就去上早朝!”

於是,便招呼著薛仁貴一起前往。

二人直接往著太極宮而去,剛到宮外的時候,卻聽得大殿裡面有討論聲音。

李承乾與薛仁貴慢了下來,仔細一聽。

原來是松贊干布的聲音。

是他!真有趣了!要比想象之中還要早一些見到他啊。

李承乾心想,一定是李世民按捺不住,想見見松贊干布這個傢伙,知道他們想幹什麼,才召見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