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瞪大著牛眼問道。

“沒有!是他們真的來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

“哈哈哈,這一切果然如同高明所說一般,那吐蕃真的過來求要貿易!”

是人都猜得到,吐蕃人過來,一定也是因為羊毛一事,現在的羊吃人已經開始實行了,他們也嚐到了甜頭,這不,吐蕃人南征北戰,西取天竺,打下了許多片草原,圈地養羊,可是羊多了,羊毛沒得賣,大唐又限制得死死的,到了最後,有些供過於求,這次派使者前來,定是為了這貿易而來。

“陛下,兒臣覺得,這事恐怕沒有那麼簡單,據兒臣猜測,吐蕃人定是有好訊息傳來!”

談判是需要籌碼的,吐蕃人不可能空手而來,一定是帶了大唐感興趣的東西。不然憑什麼和你們談判?

所以李承乾才會這麼猜測。但是具體是什麼東西,恐怕得見到吐蕃人才能知道。

李世民表示認同。

“高明所言極是,朕亦是這麼覺得。”

劉弘基這時問:“那這吐蕃使者是見,還是不見?”

“是啊,這使者是見還是不見?”

眾人等同是問道。

他們想知道接下來李承乾要怎麼定?

李世民將臉朝向於李承乾,這明擺著要他來定。

他說見,那就見,說不見,那就算了。

反正只是使者,不損失什麼。

同時也坑了一把突厥人,這是大利也。

而李承乾便道:

“見!怎麼不見!不過得晾他幾天再說!”

大家都好奇,這人都到了,怎麼還晾他幾天?

“高明,這是何故?”

“首先當然是削一下他的銳氣,讓他們覺得我大唐,不是想見就能見的!其次,派懂的吐蕃語的人接待他們,可無意之間談起突厥人的使者曾經來過,讓他們心生著急,以求對我們有利之立場。此為攻心也!攻心為上,擊破他們的底限,以達成我們更為有利的談判。”

李承乾的做法,令得眾大臣是嘖嘖稱奇,恐怕沒有人能像李承乾這麼懂得談判的呢。

“好!可行,來人!如高明的意思來!”

李世民興致十分之高,如此一來,這吐蕃使者定是會急於求成。

李世民又是問說:“那何時見?”

“看情況再定!”

“好!那改天再說!”

李世民興致很高,之後便宣佈退朝。

而李承乾回到東宮之後,則是叫來了六部還有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開始進行關於貨幣的規劃。

為什麼是六部都一起呢?

因為貨幣的實行可能涉及到許多方方面面的東西,六部一起,可以更快的實行,並且進行一些政策的配合等。

六部代表著整個大唐的機器各個零件。

大唐要運轉,就要各個零件配合。李承乾就是要讓這些零件整合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