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息怒,張亮不會說話!冒犯你了。”

這時,一員大臣出來說道,李承乾認得他,他正是裴寂,又是一個大奸臣,不過他的奸相比許敬宗來說,更加的高明,他可是十分有謀劃的一個人。不像別人一樣體現的太明顯。

同時,此人被封為魏國公。

李承乾知道,在貞觀前,朝廷的權利並不集中。

朝廷中大部分大臣都是李淵直接任命的,人脈都在裴寂手中,一有政令很難順利推行。

而當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他聽從了房玄齡的建議決定加強中央集權。

所以他準備對朝廷的官員實行一次標準嚴格的考核,裁汰那些不合格的官員。

以減少國家開支,並且可以讓有用之材可以為大唐所用。

這對於裴寂來說實在如同晴天霹靂。

但裴寂並沒有主動出擊,懂得“颶風過崗,伏草惟存”的道理,果然沒有多久他就找到了反擊的機會。

貞觀元年,山東大旱,裴寂卻趁著災荒將各地官員都召集來考核。

既然你要考核官員,我就在最需要官員維穩的時候把他們都召集到長安。

表面上響應了朝廷銓選官員的政策,背地裡搞得人心動盪,京城混亂。這才叫順風操作,因勢利導。

弄得李世民不得不推遲這種集權,時至現今,集權的政令還沒有實行下去,現在還吊著呢!。

那恐怕得等山東問題解決之後才行。

至今,李世民也知道他脫不了干係,可是礙於於法定他的罪,便一直拖著。

從上面的事來看,他比任何人都高明,比趙德言、比裴矩都要高明,並且和裴矩還有一些許關係。明眼不說而已。

但在當時,清抄裴矩的時候,裴寂竟然主動要求抄了裴矩,如此保命的行為,讓李承乾也是十分佩服。

對於這種人,李承乾想說的是,只要你不招惹我,我們還能相安無事,但如果你們想做小動作,那麼抱歉,一切阻止於我的人,都沒有好下場。這就是我李承乾的底限。

“魏國公這是為張亮求情?”

“太子殿下,您這麼做,似乎不合常理,雖然張亮有冒犯,但他也受到了懲罰,現在陛下身體有恙,下官以為,不要吵到陛下為好!”

裴寂果然還是十分會說話。

這話說來,李承乾還真的有點想放過張亮,但話說回來,如果不打他,這傢伙可不安生。

正好說些什麼,這時御醫突然出來了。

眾人立即圍了過去。

眾人問道

“陛下怎麼樣?”

“陛下只是有些勞累。”

御醫如此說道。

而李承乾則是和張亮說道

“算你命大,往後如果還敢如此,別怪本王不客氣!”

而張亮則是一人在那裡擦著汗,差一點點,自己就要捱打,雖然十板不多,但對於一個文人來說,那可是致命的,此時長孫無忌才剛能下床。

也幸好李世民看完病了,因為李承乾這時要進去了。

“下官知道錯了!下次不敢了!”

沒有辦法,他只好服軟。這次算是吃了啞巴虧,苦水自己吞。

心裡肯定十分不甘,但是又能怎麼呢?誰讓人家是太子!

李承乾冷笑,完後,直接往著房間內而去。

還是李世民的病情重要,或許他可以幫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