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數日時間,長孫無忌帶著大軍前往涇州阻止羅藝叛軍。

戰場之上可以說是十分激烈,不斷有戰報傳回長安。

太極宮中,李世民聽著大臣們的彙報。

他猛的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什麼!無忌和羅藝僵持不下!?”

這麼說來,大唐軍隊和羅藝叛軍便是打了個平手,誰也奈何不了誰。

這場戰爭拖得越久,對於雙方損耗更是嚴重。

現在國庫還有些虧空,他李世民消耗不起這種損耗!

越是往後,只會讓人民受苦,那對於他的統治十分不利,現在的大唐剛起步,所以這場戰爭不能敗!

所以,一定要找到個方法才行。

房玄齡趁機上前道:“臣以為,齊國公當調回!由盧國公代替之!以振士氣!”

房玄齡是站在程咬金這一邊的。

程咬金感激的看了一眼他後,沒有理由別人幫你,你不主動的,所以他也出來道:

“陛下,有臣在,定能讓羅藝吃不了兜著走!所以臣請願前往清剿羅藝叛軍!”

尉遲敬德也出列道:“陛下,臣好願代替齊國公前往!”

以前尉遲敬德沒有機會,現在長孫無忌和羅藝打平,他的機會就上來了。

同時,還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之前是因為長孫無忌出征,李承乾阻止,所以沒有人能去,現在不一樣了,長孫無忌未能拿下羅藝。

這未能拿下,就是代表著失敗。

李世民卻有自己的考量,他道:“無忌此次讓朕失望,定還有其他原因,這個原因若是不解決,我們依然還會有大損失!”

有來報的官員直道:“下官覺得,我方戰馬損耗嚴重!且羅藝武藝高強,軍隊更是強得不像話,齊國公一人之力難於抵抗!”

有人問道:“那是何故?”

李世民帶兵打過仗,也深知原因,他道:“馬蹄磨損嚴重,戰馬每一段時間都要替換下來。”

這種高強度的戰爭,讓眾人是頭痛不已,馬蹄磨損問題是制約大唐騎兵的關鍵問題,特別是長年累月的消耗,每年損失的馬匹足有上萬,靡費頗多。

這是一個漏子,必須補上,否則再這麼下去,恐怕無法平復羅藝。

尉遲敬德道:“若是這個問題,短時間內恐怕不能解決!”

尉遲敬德曾經救過李世民,同時對於戰爭也有自己的理解。

但李世民卻不信,他道:“來人!定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無論用何代價!”

現在國力逐漸強大,應該有方法才是。

此時有人出來道:“陛下,我看太子殿下聰明無比,不如讓他想想辦法看,也許有方法也說不定?”

這話一出,倒令李世民想起了李承乾。

便問長孫皇后道:“觀音婢!你說最近高明都在做什麼?”

“陛下您忘記了嗎?此時他關在東宮之中,說是研究作物,增產糧食,為的是緩解饑荒問題。”

“是是是,我這腦袋,這幾日忙得都忘記了。”